第172章(第2/3页)

据说糕点是这两天布置的,为了喂小团子——曲行止。

钟应闻着味儿尝了一块糕点后,这些糕点就成了他和曲行止两个的,他胃口比六七岁的曲行止大,糕点自然大半进了他肚子。

曲行止看着手中空了的糕点盘,呆了一会儿后,看钟应的目光更防备了。

君不意端着两盘糕点过来,一人分了一盘。钟应咬了一口软糯的糕点,眼睛亮了亮,歪着头对君不意笑:“你怎么知道我喜欢这个?”

“我记得。”两人挨着坐,君不意眸中冰雪消融,“别逗小师弟了。”

君不意入戏到挺快……

钟应唇角沾了糕点,伸出舌尖舔了舔唇,嗤笑一声。

雪回神君支着下颌,目光在钟应和君不意之间转过,含着探究,似乎能将最深处的东西看透。

钟应勉强喊了一声师尊,询问:“你老看我们干嘛?”

难道镜中世界出了纰漏,他和君不意被“看穿”了?

手指轻轻磕了磕玉杯,雪回神君抬眸时,神色含了一分调侃:“为师竟不知道,你们两个关系已经好到同床共枕了。”

盯了半天就问这个?

钟应想起了神君做媒的爱好,神色有些微妙。

雪回神君说了这么一句后,便收回了目光,专心致志的沏茶,钟应觉得待在船舱无聊,便端了一盘糕点招呼君不意出去,站在船首,扶着栏杆往下瞧。

云雾笼罩下,下方的山川城池如一幅缩小的地图,精致小巧。

钟应含糊开口:“没一个地方认识的。”

镜中世界的地形和九州地形有很大差异,钟应行于九州魔界时,便是身处陌生之地,也听说过地名,或者能在地图上找到相应地点。

可是,九州地图在镜中世界毫无用处。

君不意听懂了钟应的意思,默了默后,回答:“我也是……”

谢薇姐弟正巧出来,听到钟应两人的对话后,以为他们第一次踏出温房,来到如此广袤的天地,才会生出这般感慨。谢薇便道:“钟师弟,君师弟,你们以后可以多游历四方。”

“对了。”谢薇在两人不远处停下,一手扶着栏杆,一手往下头指,发自内心的骄傲和自信,“我跟你们说,不管你们走到哪里,都能找到我们太一宗的痕迹,不是太一宗的庙宇,就是太一宗留下来的事迹。只要爆出太一宗的身份,就有一堆人敬着你们,巴结着你们。”

谢檀补充:“你们不管闯了什么祸,回太一宗一喊,我们都给你们兜着,我们解决不了有大师兄他们,大师兄他们解决不了还有师尊,天下没有师尊解决不了的事,当然,切勿借着太一宗的身份胡作非为,真惹怒了师尊,谁也救不了你。”

钟应给面子的点了点头。

“别那么正经嘛。”谢薇想到什么有趣的东西,笑道:“太一宗所有庙宇,都修了神君像,都是银发仙人的模样,不同地方的银发仙人像都生的都不一样。两位师弟,你们那儿的神君像生的什么模样?”

钟应想了想回答:“银发老人。”

君不意补充:“还有银发童子模样的神君像。”

这是“质子”和“七皇子”故乡的情况。

谢薇笑了起来:“师尊行走天下时,会化为不同的模样,有时候是老人,有时候是孩童,有时候是公子哥,有时候甚至还会化为女子,唯一的相似点就是师尊那一头银发。凡人以自己看到的模样修神君像,久而久之就变成如今这样了。”

“你们看下面那座城池,一百年前,城中突发瘟疫,城中死了三成人,人间皇帝下令将整个城池被围起来,打算一把火烧死城中百姓时,师尊正巧途径那里。”

“师尊那时化为银发围面纱的女子,治疗瘟疫,救了整个城的凡人,所以这城池改名为神女城,太一宗庙宇中,供奉着独一无二的神女像。”

“我听说那人间皇帝见了师尊一面,从此对“银发神女”念念不忘,暮年时还天天念着神女两字。”

“……”

钟应默了默,忍不住笑了起来,如春日枝头的桃花,簌簌绽放。

船舱中,雪回神君轻叱:“又在编排为师。”

谢薇一激灵,朝着船舱喊:“师尊,弟子可没编排你,茶楼酒馆的说书人都是这么说的。”

雪回神君抿了口茶水,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