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天降军粮(第4/6页)
士燮之所以一开始看着赵云表演,丝毫不被赵云的诱敌所动,关键就在于他觉得赵云赌大了,是在等着饿死自杀。而忽然之间赵云被饿死的概率降到了零,士燮之前的退让就全都成了小丑。
更关键的是,赵云只要把“汉军不缺粮”这个消息散布出去,就会造成交趾死硬抵抗者极大的震撼。士燮麾下那些原本胁迫于兵威而不敢妄动的人,也会动摇。
高顺带来的人不多,其实也就三千战兵,毕竟这一路走来也不容易,环境非常恶劣,这些兵只是护粮的,不求有多少战斗力。
为了防止士兵被瘴气毒死,高顺都没敢把他嫡系那个陷阵营带上,全部用的孟尝的南蛮兵。但这已经够了。
另外,这里必须说一句:这个计策,一开始也不是赵云一个人想出来的,也是鲁肃在夏末攻势失败后,这两个月里殚精竭虑将功折罪,动足了脑子,然后跟赵云商量着实施的。
实施之前足有一个多月,鲁肃就派了信使跟滇州同僚顾雍求援,好话说尽许诺功绩,把将来平交的后勤首功让给顾雍,还表示会尽快上表向大王或者右将军请示,请求上面的支持,但希望顾雍事急从权拉兄弟一把。
顾雍也还算有担当,看在大王的大业份上,加上昆明盆地这几年确实攒了不少余粮,就供了这场战役的军需。
当然了,或许有人会说:既然红河上游可以直接运到龙编城下,那为什么此战不直接从滇州出兵、非要赵云打到珠江源头、再从谅山隘口翻山到龙编呢?
这就要说到,刘备阵营在滇州确实兵力不是很足。因为南中已经平定了,实在没有留汉兵,如果全部靠孟尝孟信兄弟的昆明黑夷打仗,赵云也没有取胜的把握。而且全靠蛮兵的话,那也不像“朝廷天兵”,没有威严不适合攻心劝降。
再说了,赵云的部队只是带个人杀到龙编,难度并不大,之前也不算多费事儿,既然南海郡有兵、建宁郡有粮,两者合作,各展所长,岂不美哉?
说句题外话,哪怕是一千八百年后,对越自卫的时候,大军也是兵分两路,一路从广西攻打谅山、一路从云南攻打老街、顺红河而下,最后左右夹击河内。
只能说交趾这个地形,注定了擅长用兵的名将都会做出这样的部署。
……
高顺运粮队出现的当天,龙编人心惶惶。
一夜之间就有数以百计的交趾郡官民,尤其是之前坚壁清野阶段被士燮用武力胁迫迁到城内坚壁清野的,都开始偷偷逾城逃亡,觉得士燮死期将至,跟着他留在龙编城里肯定没有好下场。
第二天一早,士燮接报后又惊又怒,连忙责问守将为什么不加强城墙上的巡防。但得到的结论却是,居然有一队负责城墙巡逻的士兵,跟着逃难的百姓士绅一起弃城逃亡了。
“赵云根本不缺粮食!他有滇州水师神兵天降给他运粮!从来没人知道红河上游还有一条航路!”这样的谣言,在龙编城内如同病毒一样传播,不可遏制。
“我们完蛋了!至少士燮死定了!士燮根本不敢跟赵云野战!赵云的兵看起来不多,但绝对精锐,士燮这些农兵有三五倍人数也打不过。
而且赵云之所以只带那么点人,就是奔着长期围城把龙编围死的!一开始士燮坚壁清野拉了那么多人口进城,现在看来只是让城里粮食消耗更快!赵云要是想强攻,随时能从红河流域出兵更多!他只是不想多死人想围困死我们!”
这样的心理重压之下,加上很多人一个月前目睹了王朗当众被害、知道士燮完全是在背叛朝廷,人心的瓦解简直不可避免。
士燮还在犹豫堵漏,结果两三天之内,每天都有数以百计的士兵和数以千计的百姓钻空子趁夜逃亡,还险些发生了一起有城内士兵想献门投降的情况。
幸好士燮的嫡系部队发现得早,及时堵漏、加上这些投降者没能提前跟赵云充分取得联系,赵云也不敢全信,才导致献门暂时没有成功。
出了这么多状况,士燮就是傻子也知道再死守下去不是办法了。
赵云只要把旗子往那儿一插,只要存在下去,只要给人以“赵云的军队饿不死”的信心,每天都有无数人投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