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盘棋(第4/5页)

当然刘备自己肯定不会觉得他对应的是更始帝那种垃圾,他肯定会自比“高祖保关中”,来对抗刘和的“光武据河内”。

至于其他诸侯,刘表或许等于刘盆子的地盘,外姓诸侯也会如光武之世时的公孙述、李贤等军阀一般,或一时依附某个刘姓称帝之人,或看准时机再正式自立。

袁绍毕竟读过历史,后面的他会自己脑补联想。

“刘备这是暗示我,虽然他最终会是我的敌手,但目前我们却依然还有共同的利益,要共同诱导天下向东西二帝的局面去走,在实现这一步之前,曹操这些人,反而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因为曹操是希望今上一直存在下去、并从中牟利的……

唉,有些人明明知道他最终是你的敌人,但目前这个阶段却不是!你还得对他好,跟他虚与委蛇合作!”

袁绍脑中很是混乱,好久才把这个“未来的敌人现在却暂时还是朋友”的逻辑捋顺了,简直差点儿精神分裂。

玩政治的都太脏了。

他要是能开上帝视角知道后世历史,那肯定会带入到二战末期,两大阵营一边要先想着“先把元首灭了,这是共同利益”,但一边又得留着一手,时刻保持清醒意识到“元首被干掉的那一刻,就是冷战开始之时”。

袁绍郁闷纠结了好久,决定不去想那些龌龊的、几年之后才需要担心的问题,长出了一口气,喝问道:“不管那曹阿瞒了!且说,如果公路小儿有可能忍不住,我们要如何才能让他忍不住?”

“捧!”杨修毫不犹豫地吐出一个字眼,“要让袁公路飘飘然,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觉得四周都是支持他的人。

比如,汉中王需要仰赖他的钱粮救济关中大灾,还要默许他麾下桥蕤以区区孱弱兵马便拥有京兆五县,哪怕陛下钦封的京兆尹、右将军李素兵力比桥蕤强得多,也得忍让,这就会让袁术渐渐飘然。

又比如,袁术向来看不起明公,明公若是能一时隐忍,看到袁术肯卖粮接济汉中王,你也跟着效法袁术之作为。

再比如,你还要作书示好,将你的卖粮行为的原因说成是‘效法弟之义举,甘附骥尾’,袁术岂有不以书示世人、以显他才是袁氏人望所归?

这些例子都是随手而举,只要明公与汉中王这两个袁术每日对比的近邻与族人,都在边地拓展钱粮军马人丁,而他困在天下腹心不得伸展,再时时有人吹捧。利诱夸赞双管齐下,再待朱儁、董承有变,他岂会不权欲熏心?

只不过,真到了那一天,还请袁公记得前面那个问题——曹孟德跟你们不是一条心的。话说到这个份上,我也不怕告诉明公了,右将军此次,让我带来一名俘虏,乃是曹操幕下机密从事,名叫薛悌。

他被抓之时,正在长安联络曹操埋伏于李傕朝廷内、现在又为汉中王效命的京兆户曹王必。根据他们招供已经不难看出,王必和薛悌想要拼命破坏明公与汉中王的关系。

显然曹操也看出了唯有如此,才能用明公曾拥立燕王的举动在陛下那儿给明公下眼药,让明公与汉中王相互敌视,为他讨好天子创造空间。”

杨修直到这最后一刻,才把薛悌这颗棋子拿出来。

若是今天一来就拿出来,袁绍还未必肯信。

但他现在已经认定了“曹操在是否要现在这个皇帝”的问题上,跟他意见是始终抵触的,一个要拥护牟利,一个要另立牟利。

所以,哪怕薛悌还没开口,袁绍都已经信了三四分了。

袁绍肾上腺素一阵飙升,先紧急秘密带上俘虏,亲自拷问了一些。虽然薛悌语焉不详,他自己也不知道太多,但似乎也够了。

袁绍如同暴怒的老虎,盘算着如何利用好这个“曹操离间诸侯”的把柄,到皇帝那儿逼一个讨贼令来,或者师出有名慑服曹操。

当然了,就算干不掉曹操,至少也要榨取曹操几个郡的实际控制权。

为了这事儿,他连夜召见了今晚本来都没资格参加晚宴的田丰——主要是袁绍也怕田丰的臭脾气会坏事。

招来之后,袁绍别的事儿也不让田丰发表意见,只是把薛悌的口供和刚问出来的复查结果丢给田丰,让他想想“如果以此为借口,问朝廷要诏命对付曹操,具体怎么对付,如何开条件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