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世界线收束(第3/4页)

李素这才带着一群美婢,还有典韦和一堆护卫,骑马走剑阁道到沔阳——他得赶时间,如果走嘉陵江水路,虽然不辛苦,但要绕个大圈子,十天根本到不了。

锦瑟绣瑟也是心情紧张,一路小心伺候,有些期待又有些害怕,尤其是锦瑟被蔡琰交代过,要负责对外待人接物,唯恐出点岔子丢了右将军的体面。

一行人在上元节之前一天,才抵达沔阳,刘备也宣布在沔阳大宴群臣,庆贺上元佳节,同时也算是犒赏三军,为出征前最后鼓舞一波士气。

上元节当天,午宴结束之后,李素府上就来了个不速之客造访。

李素见到她还有些意外,原来是被带到汉中、已经在王府里住了两年半的万年公主刘妙。

刘备这几年名义上王府在汉中南郑,但实际上成都的行宫远比南郑的王府更为华丽享乐。之所以如此安排,也只是为了蹭当年刘邦的人设热度。

但刘妙因为是以族侄女的身份投靠,所以不可能去行宫住,这两三年里就一个人孤苦留在汉中王府,刘备倒是没有缺她用度和婢女,生活起居条件一如当年在长安封地做公主,就是身边没了朋友。糜贞甄姜在南郑的时候,还能陪她说说话解解闷,她俩也走了之后就没人了。

这次也是听说北伐在即,而公主又不能提前与闻军机,所以一直熬到上元佳节,才借着跟李素多年的老交情求见。毕竟看在李素当年答应已故的灵思皇后的面子上,李素也不能不理刘妙。

所以李素亲自礼貌出迎:“公主何故纡尊光临寒舍……末将昨日才至此下榻,此处疏于打扫,多有怠慢。”

刘妙神色略显凄苦地打量了一眼,下意识茫然问道:“嫂子不曾与右将军同来么?恰才午宴的时候,我见糜、甄二位婶婶也来了,朝中旧臣多带女眷,兄何以独孤。”

李素:“拙荆有身,多有不便。”

刘妙这才难得听到一条让她发自内心同喜的好消息:“是么?嫂子也三年多了吧,可喜可贺啊。我这次来,也没别的,就是想问问……我是不是快回万年县封地了?”

李素安静冷场了几秒钟,看着刘妙的眼神,诚恳说道:“事到如今,也没什么好瞒公主的,反正大军开拔在即,山关封雪,也不虞泄密。我军确实北伐在即了。”

刘妙淡淡叹息一声:“你又叫我公主了,也是,等我回到万年县,四年前你许诺母后的诺言,也算是做到了吧。护我周全,最终驱逐国贼,送我安全回封地。”

李素摸了摸鼻子,有些拿不准对方的意思:“殿下不希望末将是个信守诺言之人么?要不,还是屋里坐下慢慢说吧。”

刘妙茫然看不出什么表情:“言而有信当然是好的,小妹怎会不希望兄有信。这两三年,身边只有宫女,再无亲近之人谈心,叔婶也顾不得我一介闲人。只不过,跟陷于贼手惨遭不幸的两位姑姑相比,我至少还有锦衣玉食,还能有什么不甘心呢。”

刘妙淡然吐槽着,跟着李素并排走进他在汉中的别府内堂,迎面看到女眷相迎、斟茶安垫、熏香扫榻,刘妙倒是微微愣了一下。

“樱儿?”

锦瑟脸色微微尴尬了一下,盈盈下拜:“殿下好记性,还能识得贫贱之交。”

刘妙忽然陷入了悠然神往的状态,心情也舒坦了些:“都四年没见了吧,真漂亮,让我都羡慕呢。周尚书遇害之后,你缘何到了这里?”

李素在旁边懵逼了几秒,静静观察,这才温言插话:“锦瑟,这么说你原名是周樱了?在京城时,你曾见过公主?”

锦瑟腼腆一笑:“那时我才十一岁,小殿下一岁。当时……灵思皇后与弘农王刚刚蒙难,董卓刚刚专权。家父在袁绍讨董之前,还算受董贼信赖,掌拔擢百官之权,所以妾也常常得以见皇家女眷、有幸被殿下结为玩伴。”

李素想了想,那应该是刘妙被他带到长安之后、而又还没被带进汉中之前的事儿了。中间有那么半年的时间差,周毖、许靖这些人是董卓面前的红人,直到袁绍起兵周毖才被董卓灭族。

刘妙在那段时间差里,跟周毖的女儿交好,估计也是有点小心机的,一方面确实需要同龄玩伴,一方面也是惴惴不安怕遭了董卓毒手残害,所以找几个朝中有人事权、又比较文雅的儒臣家的女眷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