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能做皇帝的果然都不傻(第3/4页)

辽东那破地方,按照实打实足额收一点都没折扣,估计也就四千万,糜竺报五千万,显然是把新流民都算上去了。

但正常的朝廷税收,新流民前两三年也是会想办法不交钱的!糜竺这岂不是每多一个人口就当年足额缴税了,这是什么效率!

要知道刘宏卖了这么多年官,相当一部分原因也是看在税制崩坏,卖官钱其实有一部分是折抵了“包税款”——我也不管你上任了能搜刮到多少,只要你给朝廷一年交两千万,收不上来税朝廷也就认了。

糜竺这个投名状,可是比直接给买官钱修宫钱还好听得多。人家是以副业大商人的身份,搞包税制,给的是包税款。

刘宏一拍床板:“好!这糜爱卿果然有桑弘羊之才,所谓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此之谓也!这便先授他辽东长史、待来年春荒若百姓果然安妥,便立刻正式加为辽东太守!蹇硕,先把两道旨意都拟好,到时候别忘了。”

蹇硕:“是,奴婢这就去办。”

糜竺这是相当于前前后后给了刘备三个亿、又给了皇帝五千万的破例买官钱(正常资历够的人则是只要两三千万就够了),一共花了三点五个亿,才当上了永镇辽东的土皇帝。

当然,还搭上了自己的儿子给刘备做人质,妹妹给刘备做婢妾,相当于也是人质。

安排好文职之后,刘宏很快又想到辽东的兵事:要防止刘备的残余势力架空糜竺,肯定不能把忠于刘备的辽东军私兵继续留在那儿。

而且,要验证糜竺试用期内百姓是否过得好、有没有拿不到粮食借贷而大规模饿死、到时候能否转正,都需要一个相对独立的朝廷空降官员来监视。

刘宏智商是不低的,做了这么多年皇帝也懂御下之术。

他稍微想了想,就决定任命一个辽东属国都尉过去,主持辽东的军事,顺便监视糜竺和验证糜竺的试用期工作情况,也好把关羽张飞那些人调走。

不过,这种问题他显然不会再问李素或者卢植了,问李素问出来的人选刘宏也不信任。

皇帝就是要全面听取。

所以,刘宏仅仅是稍微思索了一会儿,就问蹇硕:“蹇硕,京师北军、西园军、司隶诸卫,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能任辽东属国都尉?最好要知兵,品秩相差不大,籍贯、履历也适合到辽东做事,了解情况适应水土的。”

蹇硕恭恭敬敬听着训话,把皇帝的要求一一在心中梳理了一遍。

这蹇硕好歹也是当了好几个月上军校尉的人,对于中央的军队和将领都比较熟悉了,思前想后,他悄悄附到刘宏耳边低声建议道:

“陛下,奴婢以为,旋门都尉徐荣,大致符合陛下的要求——徐荣此人,祖籍辽东玄菟郡,中平元年之前,本在辽东边军任职多年,历任曲军侯、当年刚刚升任别部司马。

黄巾乱起之后,朝廷为拱卫京畿,于洛阳八关均设一都尉人马守关,大将军也召各郡举勇猛知兵法者入司隶为守关校尉,徐荣便是当时从辽东调来雒阳的。中平四年时,在旋门关防备乱军入荥阳、成皋,也颇有微功,以谨慎闻于军中。此人在辽东领兵多年,可以大用。”

蹇硕这番话,外行人不一定听得懂,这就需要稍微说一说雒阳附近的军事力量。

在汉末的司隶,主要有三股军事力量,一个是传统的北军八校尉,也就是屯骑胡骑射声那些,一共八营四万人。第二就是新设的西园八校尉,上军中军下军那些,如今是蹇硕袁绍他们管。

而第三股力量,就是黄巾之乱爆发的中平元年开始扩充的洛阳八关守兵。

汉制凡是有关隘的地方,每个关也会设一个都尉、领兵两千人防御。守关的武官级别跟守一个郡的武官是一样的,都是都尉。

雒阳旁边一圈有伊阙、广成、大谷、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座防御关卡(实际上是六个关卡加两个渡口。孟津、小平津这两个名字带津的,都是雒阳北面黄河岸边的渡口)

徐荣历史上就是旋门关的都尉,这个旋门关在虎牢关以内,正对着荥阳和成皋,所以徐荣对这里的地形非常熟悉。

后来董卓焚烧洛阳劫持天子西迁,而曹操率领五千本部兵来追杀董卓,董卓之所以派徐荣在成皋截杀曹操,就是因为徐荣守旋门关守了七年了(截止到讨董那年),非常懂得附近的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