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3/4页)
“这样吧小伙子,这三枚袁大头我按四千块一个来收,三枚合计一万二,你觉得如何?”知道对方是行家,黄老板出价更谨慎了一些,这几枚的价格基本相当于评级版的拍卖价格了。
“好的。”云舟没有异议,今日的收获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
两人签了合同,账户上很快收到了三万五千元的转账。
云舟确认无误后正打算离开,没想到从门口踉踉跄跄走来了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妇人,满脸皱纹,穿着粗布麻衣,脚下还沾着泥,可能因为天气炎热很久没换衣服了,身上有一股像是饭菜馊了的臭味。
她脸上的神情很是着急,一进来就操着方言问:“老板,你这里收钱币不?”
“收。”黄老板看了一眼被弄脏的地板,表情不太好看,但开门做生意,总不好把客人往外推。
“俺、我这里有几个钱币,是祖上传下来的,您给看看值不值钱,俺老伴还指着这个救命哩。”
老太太用干枯的手抹了一把泪,从兜里掏出一块叠好的手绢,里面里三层外三层的包着几枚钱币,打开一看,原来是四枚遍布铁锈的铜钱。
云舟站在一旁瞥了一眼,只见这几枚钱币上面的钱文大部分都看不分明,依稀只能辨认出‘永、通’两字,背面更是锈迹斑斑,完全看不出原本的模样。
其中有一枚较大的似乎可以勉强辨认出背面有字,但具体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黄老板同样皱着眉拨弄着这几枚铜钱,在心里直摇头。
古钱币一看版式,二看品相。
这品相一看就是劣品,需要用白醋浸泡或者开水浸泡,然后用小刷子把上面的锈迹一点点刷干净,不过看这枚铜币的锈蚀程度,恐怕很难清洗出来。
他随意拿起一枚放在手中观察,发现这枚铜币应该是保存不当,导致氧化十分严重。
这样就不能用常规的方法来清理,因为这种钱币很脆,无法承受清洗。
黄老板皱紧了眉,根据他的判断,这几枚铜币十有八九是‘永乐通宝’。
永乐通宝是明代永乐时期(朱棣)所铸的钱币。
正面以“永乐通宝”四字以楷书书写,文字俊美,字体一贯,铸工精细;背面则整洁光滑,没有文字。
永乐通宝的传世量不算太大,但也不算罕见。
除了在境内流通,郑和下西洋时也带走了大量永乐通宝,比如在西沙群岛北礁礁盘上发现的明代沉船处便清理出了五万多枚永乐通宝,全都是普通的小平钱。
现在市面上永乐通宝的价格大多在几十到几百之间,这几枚铜钱品相不好,根本卖不上价钱。
要知道,钱币并不是年份越久就越贵,而是要看存世量,物以稀为贵。
永乐通宝虽然是距今六百多年前的明代所铸造,但还比不上清代的雍正通宝值钱呢。
黄老板叹了口气,正想要老太太拿回去,却在看到背面有字的那枚时‘咦’了一声。
普通的永乐通宝背后是无字的,但是这枚的背面——
他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
永乐通宝的版别很少,除了最普通的小平钱、银钱和母钱之外,就只有永乐通宝背三钱这一种。
永乐通宝背三钱比一般铜钱要大一圈,直径达到了3.4厘米,背面穿右有‘三钱’的字样。在史书上并无记载,应该属于试铸品并未发行。
据说这种钱币传世只有两枚,其中一枚现存在魔都博物馆中,为缺角的一款,并不完整;另外一枚则从未出现过。因此也有人说,魔都博物馆中的那枚是目前仅有的‘孤品’。④
这枚铜钱有没有可能会是永乐通宝背三钱?
脑海中刚冒出这个想法,就被黄老板自己给否定了。
他到底在想什么,这怎么可能呢?
最近几年也冒出过不少所谓的永乐通宝背三钱,后来均被专家认定为仿造品。
要是真品这么易得,博物馆至于展出一枚缺角的永乐通宝背三钱吗?
黄老板暗骂自己异想天开,他手里这枚铜钱锈蚀得连钱文都看不清,还无法清理,他根本无法判断。
退一万步来讲,就算他将锈迹完全清理掉,露出的字体、尺寸与真品完全一致,是真品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这种情况他见得太多了!
如今造假猖獗,骗术也越来越高明,专门卖惨的、编故事的、联合外人给自己人下套的,古玩界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上演,他可不会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