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绝对优势(第2/3页)
大概半个时辰之后,所有兵力布置已经安排妥当,各军的将军转身离开大帐。
看着地图上那一道道标注出来的包围线,阔可敌夜澜再次缓缓吐出一口气。
“唐匹敌……你未曾输过,我也是。”
说完这句话,他的手在桌子上重重的敲了一下。
五月十六。
北疆边关,城墙上。
李叱站在那看着北边,战场远在数百里之外,他当然不可能看得到。
可是他每天都会到城墙上来看着,似乎唯有如此,心里才能稍稍安定一些。
他信任唐匹敌,无条件的信任,但这一战实在要紧,他又怎么可能做到真的心无波澜?
他对唐匹敌信任的最大表示,就是对军务事的不参与,把指挥权完全交给老唐。
“陛下!”
余九龄从城墙下边急匆匆跑上来,手里拿着一份军报。
“大将军派人送来的军报。”
余九龄双手把军报递给李叱。
从第一支队五出发到现在过去了十余天,第一份军报到了,可不是好消息。
黑武人的兵力规模远超预计,多到了一个让李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的地步。
从目前来看,敌人已经暴露出来的兵力就已经超过百万,而这似乎还不是全部。
在黑武人的大营里,应该至少还有数十万大军作为预备队伍没有上战场。
老唐用于试探敌人深浅的四支队伍全部被隔断,不是被包围在一起,而是被分割包围。
四支队伍之间的距离,最短的也要有六七十里。
黑武人利用他们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在这漠北荒原上画了五个圈。
五个圈,分别困住了宁军的五支队伍,加上高真的人马,有将近二十五万宁军被切割包围。
余九龄这样不懂军务事的人,都已经看出来事态的严重性。
老唐的本意应该是用四支队伍,勾引黑武人把全部兵力亮出来。
唯有如此,才能制定好破敌之策。
可是现在,黑武人完成了对所有出关宁军的分割包围,可至少还有数十万军队没用到。
而这数十万人,就是阔可敌夜澜留着用来对付老唐的。
在阔可敌夜澜看来,你唐匹敌不是要试探吗,那就让你看看黑武帝国的实力到底有多恐怖。
切割分开包围之后,黑武所余下的兵力,尚且还有足够的实力来应对唐匹敌剩下的主力队伍。
他就是要让唐匹敌眼睁睁的看着,他是怎么把那二十万人吃下去的。
就算是唐匹敌手里还有大概三十万左右的宁军,也根本不可能把被困的宁救出来。
阔可敌夜澜还想告诉唐匹敌的就是,兵力上的巨大优势,不是靠你一个人的能力就能弥补的。
余九龄看着李叱,李叱看着战报,眉头紧皱。
“接下来……就只能是看时间了。”
李叱自言自语了一声。
余九龄有些懵,他是真的想不出有什么破解之法,所以立刻问了一句:“陛下,什么时间?”
李叱抬起头再次看向北方:“老唐的时间,高真的时间,沈珊瑚的时间……他们每个人的时间。”
余九龄更加不懂了。
漠北,鱼尾岭。
这里算是漠北荒原地势最高的地方,但也称不上是山。
这是一条东西走向大概有三十几里的高坡,被当地人称之为鱼尾岭。
最高的地方,大概也就是二十丈左右,而且还是那种缓坡,绝对说不上险峻。
此时此刻,阔可敌夜澜就在这鱼尾岭的最高处,让人搭建起来一座高台,他站在上边观察着战况。
百多万大军的战场,不是他站在这种高处就能一览无余的。
可是他心里的战场,就如这漠北荒原一样辽阔,所有的布置和之后的发展,都在心里装着呢。
“报!”
一名士兵跑到高台下边,单膝跪倒后说道:“殿下,各军将军陆续派人回来报信,皆已完成对宁军的合围。”
阔可敌夜澜点了点头:“知道了。”
他朝着下边喊了一声:“把大纛立起来。”
吩咐完后又自言自语了一声:“得让唐匹敌看到我在这。”
这鱼尾岭不是什么险峻的地方,但绝对是重要的地方。
这里就像是一条分割线,唐匹敌若要率军来救援被困住的宁军,就必须要冲过鱼尾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