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宦官之子】(第3/5页)

贪官污吏的脑袋被砍下来插到旗杆上,老百姓们在用最恐怖的手段惩罚着欺压他们的人!

如同星星之火一般,很快就被拍灭了,毕竟老百姓比不上正规的军队,在各地的府兵的镇压下。

造反的老百姓们很快都被砍杀了,而镇压这些造反的将军们这是受到了朝廷的嘉奖。

但是没有人知道这么快就被镇压过去的造反者,只是一个造反的信号吧。

让不少的老百姓心中都有了一丝,如果真的自己再过不下去了,那自己也造反!

至少造反的老百姓这辈子也算是爽了,吃了顿饱饭,砍死一个官员值了,砍死了两个就赚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老百姓们心中的火是怎么扑都扑不灭的。

但凡有一条出路,老百姓们也不至于真正的走上绝路!

……………………………………

蓟州销声匿迹,秘密发展了多年。

就连朝廷都没有了蓟州的音信,似乎一如既往的平凡。

曾经霍乱京城的恶霸萧侯爷,已经没有了音信,似乎就如昙花一现。

距离京城太远,蓟州难攻之地,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在九千岁魏贤掩护下蓟州已经被人模糊掉了。

似乎京城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有这个地方,只不过每年一点点税收,也没有什么起色,更没什么特色。

全国九大州接连发生百姓造反的事情,蓟州要是不搞点事情都觉得自己不入群了。

于是蓟州边境的一个村庄的老百姓,全村出动揍了隔壁州的老百姓。

就是因为两个小姑娘,嘴角发生了一起摩擦,然后形成了两个村的大混战。

要知道蓟州在萧侯爷的带领下,也不知道。哪个步骤走错了,走向了全民尚武的道路。

可能当地的老百姓真会随着长官的性格变化,萧侯爷就属于能动手,绝对不动嘴的人。

于是蓟州也像模像样的写了一封奏章,类似老百姓们打架了,已经被置下了等等一系列的废话。

↑↑↑

其实蓟州年年丰收,而且在当地老百姓们的创新下已经重启梯田,有山有水有树林,人就可以活下来。

当年萧侯爷救助过的那些灾民,再次受灾之后没有去京城,直接转道来了蓟州。

后来有陆陆续续的灾民落户到蓟州,有的将他们的亲戚朋友都拉到了蓟州。

“别的地方不能活了,还是赶紧来蓟州吧,至少在这里老老实实的能吃口饱饭呀。”

老百姓们就为了一口饱饭,拖家带口来到了蓟州求生存。

从其他地方赶到蓟州的老百姓,就发现确实能活下来呀。心想:那不能我自己来呀,七大姑八大姨还没饭吃呢。

蓟州也不在乎,于是人越聚越多!

一直到蓟州都已经塞不下这么多人了,还有不少的灾民在往蓟州簇拥而来。

借此打架的机会,蓟州的村庄直接抢夺了隔壁村的地盘。

‘哇,还可以这样搞事情吗?’

‘不错不错,我们一点点往前进,搞事情呗~’

于是在蓟州的官府默许下,蓟州彪悍的老百姓们,开始了他们碰瓷儿搞事情打架,占地盘的属性。

很多其他州的老百姓一看,打又打不过,对方人家活的还挺不错。

“要不咱们也一块加入吧,成了一伙人,应该就不揍咱们了。”

“成吧,也不错,也是一条路,隔壁村抢咱们村里的水,抢了好多次了,咱们加入蓟州,然后揍他们!”

“好的好的,赞同赞同……”

于是这个道路是越走越偏,蓟州的老百姓,觉得他们应该加把劲继续搞事情。

蓟州猥琐发育,从来不浪,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地方已经富得流油了,而且实际面积已经占领其他三个州的地盘。

只不过都是属于民间纠纷,不知不觉就占领了地盘。

反正等其他的州长,以后再反应过来的时候,就会发现这地盘竟然不属于自己了。

……………………………………

萧达继续自己的话本大业,没有察觉不对呀!

王羽书和吴惇也没察觉出来哪有不对,还挺支持老百姓们干这种猥琐的事情。

就连傻乎乎的金咬银都觉得村里的老百姓们挣水源,争各种土地,都是稀疏平常的事情呀!

只要自己的老百姓没有输,但是大家就可以装作什么都没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