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庙小妖风大(第3/6页)

杜春分想到家里的四个孩子,“那你们聊。我得去做饭。再不做我们家邵甜儿该起义了。”

比起一团的结局,杜春分更在乎自家孩子。

说她冷漠也罢,说她铁石心肠也罢。

她跟她爹离那么近,过年都不敢看一眼,哪有心情关心别人。

昨晚要不是那两声枪响,恰好邵耀宗不在家,杜春分能带着孩子直接睡。

话又说回来,刚进农历十月,杜春分就开始准备油票、熬猪油。打算给孩子做一筐馓子。可计划赶不上变化。

邵耀宗一到部队就没影,想炸馓子还得找邻居帮忙,杜春分没心思,又不想麻烦别人,索性没做。

杜春分把粥煮好,就用猪油炒白菜。

猪油放的多,菜香,甜儿边吃边说:“娘,中午还做这个。”

杜春分点一下头。

平平边喝粥边问:“娘,爹咋还不回来啊?”

甜儿想起她娘昨晚的话,“娘又骗人啊。娘,你要变成大骗子啦。”

杜春分气笑了,我一早起来就给你们端痰盂,接着做饭,一刻没停,居然这样说我。

可真是个小没良心的。

杜春分:“又不是后娘?”

甜儿看着眼前的菜,道:“今天不是。”

杜春分笑眯眯看着她:“那你还想要压岁钱吗?”

甜儿瞬间喜笑颜开,讨好的说:“娘最好。娘,新年好。娘从不骗人。”

杜春分很无语地瞥她一眼。

甜儿伸出手。

杜春分朝她手心一巴掌就去卧室。

甜儿下意识想跟进去,想到什么又坐下,压低声音跟姐姐妹妹分享:“娘拿压岁钱去啦。”

去年孩子小,一人两分钱。

今年孩子又涨一岁,杜春分给她们每人准备五分。

穷人家过年没有给压岁钱的习惯。

邵耀宗打小没见过压岁钱。

去年杜春分给孩子钱,邵耀宗很意外,他一直以为杜春分跟他家一样穷。

再后来知道他老丈人是杜局,以前他觉得不合理,甚至不可思议的事都解释得通了。

最近几个月不论杜春分说什么做什么,邵耀宗以往那个大惊小怪的心,再也生不出半点波澜。

哪天杜春分告诉她有海外关系,邵耀宗也能很平静地“哦”一声表示知道。

甜儿拿到钱就往柜子里塞。

小美和平平、安安见状也跟着放进去。

杜春分故意逗她们:“不留着买糖?”

平平和安安看甜儿和小美,征求她俩的意见。

甜儿眼珠一转,歪着脑袋问:“娘不给买啊?”

小美懂了,跟着就说:“娘买吧。娘买的糖好,我喜欢。”

杜春分口中的粥险些喷出来,真是她亲闺女,丁点大就知道啃老。

“有那么多核桃和松子还不够你们吃?”

去年临近夏天核桃吃完,杜春分打算到秋打核桃捡松塔就多弄一点,给张连芳和杜二壮寄过去。弄得是不少,可没法寄。以至于连秋天准备的干菜和咸菜坛子,快把东边卧室堆满了。

饭后,杜春分哪也没去。

抓一把核桃让孩子们自己玩,她把菜坛子和干菜移到堂屋,靠北墙放着。核桃和松子这两样好东西还放卧室里。

收拾干净杜春分累一身汗,顿时没心思琢磨部队的事。

江凤仪等人担心,饭后就在门外守着。注意到邵家大门一直关着,她跟姜玲好奇进来看看,杜春分居然坐在堂屋门口太阳底下给几个孩子捏核桃。

姜玲不禁说:“嫂子,你可真坐得住。”

“不然咋办?”杜春分反问。

姜玲无言以对。

江凤仪:“你要是投胎到城里,现在不是干部,也是个科学家。”

“那还是算了。城里现在的情况,不如小老百姓。”

江凤仪闻言没心思调侃她,叹气道:“谁说不是呢。”

杜春分手里还有俩核桃,给她俩。

江凤仪和姜玲没接,她俩都知道这是给孩子补身体的。

哪天平平和安安跟小美和甜儿一样高,她们或许能坦然接过孩子的零嘴。

姜玲自己找个小板凳坐下:“嫂子,你说这事,还得多久?”

杜春分瞥向江凤仪。

江凤仪:“那天老廖说得几年。我估计也得几年。现在的情况可不止破除旧风俗那些事。”

姜玲点头:“老蔡也是这样说的。有人想趁机上位。唉,真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你说,那些人咋不掂量掂量自个几斤几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