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家里回信(第5/8页)

可更让她没想到,或者说三天前都不敢想,邵耀宗能让她写家书。

邵耀宗其实不知道给他爹娘写什么。无非问好,然后解释现在家里人多,最近没钱。可这些都不是他爹娘想看到的。还有可能回信骂他。所以这封信邵耀宗不想写。

按他的意思,寄几斤核桃,然后拍个电报。

滨海的核桃贵,十斤核桃作为年礼够了。

杜春分捡的核桃多,光炒核桃就炒好些天,“再给二壮和张大姐一人五斤?”

邵耀宗没意见,跟杜二壮一家处好,哪天回滨海,被杜春分的二叔二婶找上门,万一打起来,二壮不敢帮拳,也能帮他们照看四个孩子。

然而杜春分的核桃还没寄,邮递员送来一包东西。

那天正好周日,邵耀宗早训回来碰上邮递员,邮递员直接给他。

邵耀宗在接过包裹的那一瞬间做梦,会不会是他爹娘寄来的。一看签收单,杜二壮张连芳,心情一下跌到谷底。

到家门口看到四个闺女打跪在雪地里玩儿,邵耀宗顾不上悲春伤秋,一个个拎起来扔院里去。

甜儿想往外跑,邵耀宗抬手把门锁上,“春分,快出来!”

“别管她们,衣服湿了我挨个揍。”

吃完大肠那天又下一场雪,气温低,今儿太阳高照雪依然没有化的迹象。

屋里屋外都没水,杜春分不用担心她们把衣服弄湿,才由着几个孩子在外面疯。

邵耀宗推开堂屋门,“你的东西。”

杜春分:“二壮那小子知道孝顺我这个师傅啦。”

“别说的好像人家比你小很多。”邵耀宗忍俊不禁,“拆开看看。”

杜春分打开尼龙袋,里面还有一个袋子,袋子拆开,东西是用报纸包的。报纸里面是四双棉鞋,四双棉线帽和四条围巾。

邵耀宗见围巾和帽子通红通红,跟国旗颜色一样,不作他想,肯定是给几个孩子的。让他倍感意外地是居然有平平和安安的。

杜春分给孩子分下去,从里面掉落一封信。二壮在信中解释,棉鞋是他娘做的。毛线帽和围巾是张连芳织的。

“要不要看看?”杜春分见他好奇就把信递过去。

邵耀宗:“合适吗?”

“你不在意二壮撺掇我跟你离婚,没啥不合适。”

邵耀宗气笑了:“这小子!可真是你亲徒弟。”

“跟你弟比呢?”

邵耀宗笑不出来,无奈地说:“别哪壶不开提哪壶。”

“娘,是这样戴的吗?”小美跑过来。

红彤彤的帽子和围巾戴上,衬的小孩白嫩的小脸越发白净。

“美的很。”杜春分很敷衍地给她整理一下。

小美要的只是个态度,没比刚才好多少,一样美的转圈。

平平和安安眼巴巴看着杜春分。

杜春分朝俩孩子招招手。

姐妹俩同时扑上去。

杜春分给她俩弄一下围巾,露出小嘴,“平平和安安越来越好看了。”

姐妹俩高兴了,去卧室找小美。

邵甜儿坐在地上吭哧吭哧换新鞋。

杜春分服气,“戴上新围巾和新帽子还不够?”

小孩摇了摇头,摸着软乎乎的棉花,“暖和。”

杜春分无奈地蹲下去给她穿鞋。

邵耀宗把信递给她,把孩子的鞋拿出去晾晒。

杜春分跟到院里:“看完啥感想?”

邵耀宗终于知道正常的亲情关系什么样。真正的亲人没有索取,有的只是关心惦记。

杜二壮跟在杜春分身边不过五年,几次信中都担心她一个女人带着俩孩子远离故土,受尽欺负。他上战场九死一生,他父母从没问过危不危险?从没说过,家里现在有钱了,太危险就转业。

从来没有!

邵耀宗想了想:“寄五斤核桃。寄多了得以为咱们这儿遍地核桃。”

杜春分莫名觉得这话耳熟,听到隔壁小婴儿的笑声,恍然大悟,蔡母说过。

“听你的,二十三就寄。”

杜春分把信和东西寄出去,部队的年味重了。

邵耀宗反而愈发忙碌。

早上加了早训,晚上还不回来。

直到二十六这天,邵耀宗才从部队回来。

杜春分怀疑换别的团顶上去。

“你们这几天忙啥呢?”杜春分想起部队的纪律,“挑可以说的说。”

邵耀宗脱掉身上脏兮兮的大袄,道:“沿线转一圈,保证这边的人过个安稳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