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初见成效(第3/8页)

以前给他们钱,他们还不知足。他敢反过来要钱,爹娘能把他骂的狗血淋头。

“按我们之前说的?”邵耀宗问。

这语气是动摇了。

初见成效,杜春分心情不错,道:“六月初再写信吗?那六月份工资呢?”

邵耀宗后背隐隐作痛,又见杜春分面色不善,总感觉他还敢坚持给爹娘钱,杜春分就敢动刀子。

形势不如人,邵耀宗道:“几个孩子正长身体,给她们买些好吃的补补。”

杜春分对这个回答不甚满意,刚才就该摔狠一点:“补几个月?”

邵耀宗想说什么,到嘴边听懂她潜在意思,“要不年后再说?”

杜春分鸣金收兵。

邵耀宗愚孝了几十年,不可能一下改好,除非换个人。

收拾他可比做佛跳墙简单多了。

杜春分有的是耐心和计策,道:“先这样。衣服要不要洗?我帮你洗,暖瓶里有开水,你洗洗睡会儿。”

邵耀宗诧异。

杜春分白了他一眼,嘛意思啊。她又不是斗鸡,斗个没完。

邵耀宗不禁笑了。

甜儿看看爹,又看了看娘,很意外:“不吵啦?”

“我们吵架你很高兴?”杜春分转向她。

小丫头连连摇头,“你们不吵,我就不用保护爹啦。”转过身,“妹妹,我们走。”一马当先朝院里跑。

邵耀宗的一口气没上来,差点没把自己给憋死。什么叫保护爹?

“扑哧!”杜春分笑喷。

邵耀宗瞪她,“你还——”

“家里有人吗?”

杜春分连忙使眼色——休战。

“有。谁呀?门没锁。”杜春分把他的衣服扔盆里迎上去。

大门被从外面推开。

“嫂子?”邵耀宗诧异,“你什么时候到的?”

来人四十来岁,中等身材,留着齐耳短发,瘦瘦的,长脸面,给人的感觉很弱,并不像陈月娥那般刻薄。

杜春分转向邵耀宗,又是谁啊?咋那么多嫂子。

女人以前去过原部队探亲,邵耀宗还记得她,为两人介绍,“这是我们团团长嫂子,刘翠华。嫂子,这是我爱人杜春分。”

刘翠华腼腆地笑了笑:“我知道小杜。小江说过。”

杜春分就认识一个姓江的,东边的江凤仪。

江凤仪也看不惯陈月娥,这人不可能是另一个“陈月娥”,“嫂子找我有事啊?”

刘翠华看了看顶多一米五高的墙头,一点不隔音,“要不屋里说?”

杜春分先进去,递给她一个小板凳。

“不用了。”刘翠华不好意思坐。

杜春分也没绕弯子:“啥事啊?”

刘翠华欲言又止地看着她。

杜春分眨了眨眼睛,难道是女人那方便的问题。可她不舒服不该去医院吗?找她有啥用。

邵耀宗见状,道:“你们聊,我去换块煤球,等会儿做饭。”

刘翠华一脸为难。

杜春分糊涂了,邵耀宗走了还不说,难不成她猜错了。

这个刘翠华看起来像农村人,没工作。可她想去食堂上班,也不该找她啊。她爱人只是个营长。哪有团长说话好使。

杜春分福至心灵,瞬间明白过来。

“嫂子是不是想跟我一块网鱼?”杜春分不敢给她开口的机会,“这事得先问问李慕珍嫂子。我俩商量好的,姜玲帮我看孩子,她帮我拉网。”

刘翠华一见她误会,不敢再犹豫,“我听人说河边的螺很大?”

杜春分:“是呀。赵政委说了,谁想去谁去。咋了?有人不让您去?”

“不,不是。我我前天下午去过。”刘翠华说到此,越发难为情,“吐一天泥,水变清了,可是,可昨晚做的,不光臭,吃起来还总有沙子石子在里面,咋回事啊?”

杜春分不禁张张嘴,艰难地问:“前天去的?”

刘翠华点头:“前天不能去?”皱了皱眉,“这边捡螺还得,得挑黄道吉日?”不是说部队最不信鬼鬼神神吗。

“啥啊。”杜春分一时之间不知该作何反应,“听邵耀宗刚刚的意思,嫂子以前一直在老家?”见她点头,“以前没弄过螺?”

刘翠华摇了摇头,“我们老家穷,山区的,河里有点东西不等我们知道就被人弄光了。”

“嫂子跟谁一块去的?”

刘翠华说几个人名。

杜春分一个没听说过,估计住最南边,而且不是最近刚搬过来就是有工作,没机会打交道的,“你们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