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立大功(第4/5页)
她顿了顿,又说:“就算做错了什么,姐姐也不会怪你的。一家人嘛,谁都有犯错的时候,人没事就好。”
她又有点发愁地看着自己的弟弟:“所以,阿志,你不要总去跟队长要一些重活,要是你出了事,我怎么办呢?”
“不会的。”冯志东安慰了自己姐姐几句,手上的红薯也只吃了一半,硬塞回了给冯淑敏,看着她吃完后,休息了一会儿,又出门干活去了。
冯淑敏将他送出门,他走了几步,等自己姐姐关了门之后,他停了下来,四处张望。
这时正是午休的时间,路上没什么人,冯志东迅速地往回走,捡了两块扁平的石头,垒在了自家门口。
这就是要投靠特务的意思了!
台下几乎每个人都在想:这真的是他们能从部队文工团里看到的表演吗?
可许多人又觉得,比起之前那些几乎堪称完美的角色,冯志东这个角色从头到尾都在生活的无奈中挣扎,他的犹豫和痛苦,也是他们感受过的。
演员精湛的演技,甚至让他们感觉自己就是台上的那个少年。
方浩明有点坐不住了,终于等到下一幕转场,趁机问团长:“团长,这可就是投靠敌特了呀!”
刚才想私下捞鱼什么的也就算了,但投靠敌特就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问题了。
一旦投靠了,那肯定就是要替敌特打听军情,即使只是话剧,那这角色身为主角,也太负面了!
要知道,这可就是通敌叛国了!
这一幕已经结束了,显然接下来的剧情,就是敌特找到冯志东。
也就是说,接下来的一幕,李潇潇暂时不用上场,于是重锋又把望远镜递给了方浩明:“我们的目的,不就是要矫正这些错误思想吗?没有错误思想,我们安排这些做什么?”
老百姓是人,不是神。只要是人,就会又情感,有私欲,就看自己的良心能不能压得住它了。
正面它,才能战胜它,回归本心。
之前文工团那边拿出这个剧本的时候,也不是没有人质疑的。
文工团团长提出了非常充分的理由,而重锋也表示支持,用的就是上面那个说法,经过众人严谨又细致的再次讨论,这才通过了方案,同意试用。
是的,目前还只是试用,因为这个剧本跟传统剧本差异太大,有风险,除非效果显著,否则随时都有可能被叫停。
有没有效果,在话剧表演结束之后,应该很快就能看到了。
当然,方浩明的担心是对的,因为这个剧的目的并不是震慑作用,所以表达的方向不是“主角犯了错投敌被捕,受到了严惩,其他百姓引以为戒”,而是通过亲情在主角为敌特办事前,将主角从违法犯罪的边缘拉回来。
因此,后面的剧情是这样的——
敌特跟冯志东约定,冯志东把腐败思想小传单放进每家每户中,完成了就给钱,如果表现得好,就会给他一条去香岛的安全渠道,让他早日赚钱,给姐姐治病。
然而,姐弟俩从小一起长大,冯志东虽然答应了敌特做这件事,但心绪不宁,冯淑敏很快就看出来了,跟踪冯志东的时候,将他抓了个现行。
冯淑敏趁着他们被人发现之前,带着冯志东赶紧回家。
她一问之下,冯志东原本还嘴硬不肯说的,但冯淑敏哭得伤心,还一边说了许多触动人心的话,冯志东心里十分内疚,又很心疼,也是因为她已经看见他的传单了,他实在瞒不过了,就将实情告诉了姐姐。
冯淑敏没有责骂冯志东,但是告诉他——
这条村子,是生他们养他们的地方,他们的爷爷奶奶和村里其他老爷子老奶奶,以前为了捍卫村子,跟着解放军一起作战,这才有了他们。他们怎么能忘了本呢?
而且,她就只有他一个弟弟了,唯一的亲人,要是亲人都不在身边,有钱又怎么样呢用钱是买不回来亲人的陪伴的。
于是,为了将功补过,冯淑敏想出了一个办法,假意要帮敌特办事,实则打探敌情。
姐弟俩偷偷将这事告诉了生产队长,生产队长又连夜找了公安。
几个商议了一下,决定让冯志东去套话,并且假意示好获取信任,最后获取大量情报,这其中就有敌特口中的抵达香岛的“安全途径”。
这一听非同小可,所谓的“安全途径”根本不安全,只是特务提供一些很随意的训练,然后提供一些粮食和救生工具,然后将他们带到岸边,让他们自己游到对岸香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