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想见你(第4/7页)

重锋连部队文工团的演出都很少看,更别说去了解文工团内部的规定了。他老实地说:“我不是很清楚,我回头替你问一下。”

方浩明摆摆手,说:“还问啥啊,冯露前两天才跟我说呢,她们那儿有人被罚了。”

李潇潇一脸无语,这都什么鬼规定,不怕演员跳着跳着饿晕么?

“不用担心这个……”重锋淡定地朝李潇潇说,“到时候我多打一点饭菜,你来找我,不会让你饿着的。”

方浩明一脸震惊地看着他:大哥,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都不怕文工团的老师直接铲上门来?

李潇潇一颗心又放了下来,高高兴兴地把烧骨粥吃完。

夜宵之后,三人一同回了市文工团,临下车时,李潇潇回头看着重锋问:“团长,新版《蜕变》在八月十三日公演,你们要来看吗?我给你们留票。”

重锋低声说:“不一定能去。”

李潇潇抿了抿唇,有点失望,但仍是笑着说:“嗯,你们平时不太方便出来。没关系,我留着票的,你们有空就来看看,没空就算了。”

重锋点点头:“好。”

李潇潇下了车,朝车内两人挥了挥手:“我走啦,晚安。”

重锋目光温和:“晚安。”

李潇潇冲他笑了笑,转身往大门口里走去。

直到她的背影消使后,重锋才朝方浩明说:“出发吧。”

夜已深,街上人早就不多,与刚才回来路上的缓慢行驶不同,方浩明熟练地打着方向盘,迅速倒车后,快速前行。

方浩明边开车边说:“锋哥,刚才你就该说一定会去。”

重锋看着窗外,瞳仁映着飞速倒退的街景:“八月十三日,军区应该在演习。”

他刚才本来想直接跟那小姑娘说去不了,但看着她时,他又说不出口,怕看到她失望的眼神。

结果还是看到了。

尽管只是一瞬间,很轻微的一丝,但他还是看见了。

重锋心想,以后等她考进来军区文工团了,只要他在军区的时候,他一定不会落下她的演出。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离新版《蜕变》的公演日越来越近,话剧组就越来越紧张,连其他剧组也时不时过来关心一下。

毕竟,这年头所有大剧团都只演样板戏,而且大多是只演第一批那八部,只求最稳。

大剧团的剧种齐全,自然都会有话剧组,但样板戏里根本没有这个剧种,因此话剧组一般都只在内部演出,不对外公演。

因此,除了光州市民之外,对新版《蜕变》最期待的就是其他文艺团队的话剧演员了。

这个时期的话剧演员面临着痛苦二选一:一是像之前羊城剧社的唐平或者朱老师那样,选择转剧组或者干脆转行。

而是像从前的文海燕那样,仍在苦苦挣扎却看不到出路。

可是,这一切都因为《蜕变》的出现而有了转机!

他们也想像那两名叫文海燕和陆一鸣的话剧演员一样,像《蜕变》里面的女主人公一样,迎来舞台生涯上的蜕变。

只要这部全新话剧成功了,就意味着其他文艺团队的话剧演员,能重新站到舞台上!

当然,这部话剧属于光州文工团,其他文艺团队要演这部剧,需要光州文工团开放授权。

但这也是光州文工团提升知名度的好机会,想必它也不会拒绝的。

同级别的文工团之间都有交流。一时间,除了肖团长在头疼之外,冯老师也头疼了,团里的管理人员为了场次分配已经开了好几次会。

团长办公室内,张思远主任和老师们分坐在团长左右两边。

肖团长拿着小本本比划:“各位老师,今天必须出结果了。首先能确定的是,咱们就不跑出去公演了,没哪个单位的舞台有咱家大的。就在自家场子演,还能同时接收不同单位的职工。”

张思远主任说:“上回咱们办公楼扩建,周行长那边可是帮了不小的忙,他那分行职工也不是很多,比厂子少多了,怎么也得优先安排。”

“周行长那必须是要亲自去请的。”肖团长说,“不过这第一场嘛,在自家场子,总不能顾此失彼。我是这么想的,市里单位这么多,好些单位都跟咱们平时有业务来往,干脆第一场就将各单位的领导请过来,给每位领导送去三十张票,他们爱给谁就给谁,公不公平也是他们内部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