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新旧(第4/5页)

不过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总算留住了一条命,在和孝公主的请求下,他被放了出来,只是削减了爵位,嘉庆甚至还允许他出城为和珅处理丧事。

至于和珅留下的宅邸,嘉庆一分为二,一半给了和孝公主和丰绅殷德,一半赏赐给了自己的亲弟弟永璘。

这下子,连庆郡王的宅邸建造钱都省了。

不过明显嘉庆皇帝对和珅还是很厌恶的,和珅给自己和和琳修的墓都被嘉庆给扒了,兄弟两人只能另起坟墓草草掩埋。

如此,不过月余,和珅案就这么落下了帷幕。

思宁也是第一次意识到,所谓封建集权的顶峰是什么水平,一个权臣,在皇帝手中,也只不过是个大型玩偶,翻手就可覆灭。

……

经历了这么一遭,大行皇帝的丧事也眼看办完了,停灵期满之后,梓宫就被移到了静安庄,等算好时间再入地宫。

因此后宫里也恢复了之前的秩序。

这天绵怡入宫来和思宁说话,还说起这次和珅案的余波。

“皇阿玛到底不忍引起官场震动,没有对余下的人下手。”绵怡有些感慨,似乎看着挺不满意的,按着他的想法,那些国之蛀虫,就该一扫而空。

思宁倒是觉得这个儿子聪明是聪明,还是太嫩了,嘉庆皇帝立足未稳,这个时候大刀阔斧的处置朝臣,说不定会引起朝局动荡,甚至会有人借此报复他人。

有时候行这种大事儿,就更该小心谨慎,步步徐行。

思宁给绵怡说了这个道理,绵怡听了叹了口气:“儿臣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看着那么多民脂民膏流入这些人手中,总是心生愤慨。”

思宁笑了笑:“如此,就更该心存雷霆之怒,行谨慎万全之法,如此才可保证,事情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绵怡垂着头,看着有些闷闷的。

思宁也能理解他,到底是年轻人,都想三下五除二的把事情都做好,但是这世上的事哪有这么简单,现在的清朝可以说内忧外患,很多事情,不是一副猛药就能解决的,思宁还是觉得,这个朝代可以灭亡,但是国家不能因此而落后。

所以目前最重要的,还是提高民智,发展工业,如此才能让这个国家复苏,让社会变得更有活力。

不过这话思宁可不敢和绵怡说,只能细细安抚了他几句。

绵怡也不是那种被打击之后就丧气的人,他很快又打起了精神,笑着道:“不说这些事了,这几日儿臣都没能入宫探望额娘,不知道额娘这几日可都好?”

思宁笑着嗔了他一眼:“你没来,你媳妇可来的勤,你问问她不就知道了?你好歹也是成了婚的人,要顾着点家里才是。”

绵怡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脑袋:“儿臣都几天没回阿哥所了,这几日都是在养心殿凑活,今儿一有空就来了您这儿,您放心吧,我会好好待钮祜禄氏的。”

思宁听着叹了口气,起身拍了拍绵怡的肩膀,柔声道:“好孩子,身为女人不容易,做皇家的女人更不容易,额娘不奢望你能理解,但是既然娶了媳妇,那就该与钮祜禄氏好好过日子才是,我知道你年轻,总是对这事儿不大在意,可是圣人都说,君子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如今连齐家都做不到吗?”

绵怡有些不好意思的咬了咬唇,最后一狠心点点头:“额娘,我日后一定好好待她!您放心吧!”

思宁这才松了口气:“您能做到最好,前一段时间钮祜禄氏病了,我让太医去给她看了一回,才知道她有些郁结于心,这几日我一直叫她过来说话,眼看着精神也好了一些,你这次回去,要好好与她相处才是。”

绵怡还真不知道这个,不过既然额娘都这么说了,他急忙点头:“您放心吧,我知道了。”

思宁这才放绵怡离开,心里却想着,只盼他真的知道才是。

……

出了正月之后,原本无所事事的嘉庆开始变得越发忙碌。

他现在才算是真正体会到了当皇帝的滋味。

虽然忙碌,但是忙碌的很快乐。

他从毓庆宫搬到了养心殿,顺利的成为了清帝国的最高掌权人。

而他当皇帝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老师朱珪从广东调了回来。

其实嘉庆刚登基的时候,就想把朱珪调回来,可惜被和珅阻拦了,现在和珅没了,嘉庆当然为所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