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七章 清穿文世界37(第4/7页)
“后来,我发现了其中有一家工厂运用上了蒸汽机,那是可以带动机器自动运转的东西,目前看效果很差,比人力还差,因为运用途中很容易出现问题。但这些问题是可以改良的,给他们一点时间,蒸汽机一定能发展得更好,这个我花了很多钱,找到了设计的人,买来了图纸。弘盼侄儿不是一向擅长这些,你可以看看。”
说着他从怀里拿出一张纸,递给卫其轩。
卫其轩接过,看了一眼,确实是蒸汽机的图纸。
目前上面的构造,还是比较落后的,原理也没完全吃透,只有一个大致的模型。
他拿出纸笔,就着这张图纸,修改了一下,就做出一个还算完善的新图纸。
根据这新图改良,能把原先有的问题都去除,真正运用到生产上。
画完之后,卫其轩递给康熙,“蒸汽机是动力系统,它能循环往复地使用,比人力节省很多时间,能大规模地带动机器,生产产品。另外,这一中自动动力,可以做到人力做不到的事,如果运用到拉车上,不仅能提高运速,也会比人力和马匹运送得更多。缺点是离不开锅炉,所需要的原料也多,而且工作途中,容易出现断层,稳定性不够。”
虽然这样说,但康熙等人已经听出了其中巨大的能量。
康熙皱眉,“照你这么说,工厂有了这个作为动力,就不需要人工了,那可不行。”
要是工厂不需要工人了,那会有多少人失去工作?这会造成社会的动荡。
目前全国范围内,开办了五万家以上的工厂,招收的工人超过了六十万,要是换成了机器,那这六十万人该怎么办?
“这个倒不用担心,产业升级后,会让工厂扩大,需要的工人反而会更多,只不过由以前的力气活,变成了更加需要脑子和动手能力的工作。而扩大生产就需要能源和市场,能源不能仅从大清的土地上挖掘,不然有再多都是不够的,所以我们需要更大的地盘。至于市场,九叔不是已经打通了西方各国,把产品倾销给他们,也是一中方法,再加上南亚和东亚,只有产品不够的,不存在没人购买的情况。另外,美洲那边还有大片的广阔土地,无论是材料来源,还是市场都是不缺的。”卫其轩道。
此时的北美洲还是英属殖民地,也差不多是这时候,北美将发表独立宣言,脱离英国的掌控,再过不久,就会成为独立的国家。
可独立之后,不代表就安稳了,还有连年不断的战争,大的像南北战争,小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小规模对抗。
在这样的局势下,是外来势力插手的最好时机,也是他们能获得地盘,打好合作的关键时期。
战争意味着摧毁,也意味着大笔大笔的金钱,所以他们自己生产的商品压根就不愁卖。
康熙点点头,“你们有规划就好,至于这个蒸汽机……之前弘盼说这个可以作为交通的动力?”
“没错,等研究出来,就可以在交通上推广,到时,从南到北,就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了,半月可达,目前的海船靠的还是人力,等有了蒸汽机,速度能提高好几倍。”卫其轩道。
康熙点点头,“那你们可得快点做出来,出来后,我这个老头子也坐船出去溜达溜达。”
康熙从来不是闲得住的人,以往他还是皇帝的时候,一年有一半的时间待在京城就不错了,不是南巡就是北巡,安抚完蒙古,还要安抚江南,累就不说了,关键是耗时。
等到交通的速度提上来后,他出行就更方便了。
这几年因为大清的大力发展,他不得不在京城坐镇,骨头都痒了。
卫其轩点点头,“皇祖父放心,顶多三年,就能让您坐上蒸汽火车和蒸汽轮船。”
这个规划他早已做好,只是之前的任务更要紧,所以把这方面排在了后面。
再加上原本的大清还是小农经济,如果不经过时间过渡,很容易让很多百姓流离失所,像当初的英国一样,造成羊吃人的惨剧。
现在看,时间差不多了,也不能再等了,西方已经有了蒸汽机的雏形,他们再等下去就难免落后。
之前卫其轩也考虑过,是不是一步到位,直接把电发明出来,这样就能比西方提前好几十年。
可随后卫其轩就放弃了,没经过前面的积累,工业建设会出现断层,短时间内可能没什么,可时间长了,是缩短工业的寿命,揠苗助长从来不是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