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四章 清穿文世界4(第4/8页)
一旦这个想法形成了,那所有的劳役都变成了剥削。
这样一来,就存下了怨气了,是真的会反的。
所以四贝勒这事做的非常不地道,不讲究。但你能说他做错了吗?
修建河道刻不容缓,这是最好的办法,也是最快的办法。
至于那些后遗症,他已经提前做了预防,让当地官府每天都要宣传一遍康熙的恩典。
大致意思是这样的:
‘百姓们,皇上知道你们已经服过徭役了,知道你们辛苦了,可因为贪官不做人,害得你们白白辛苦。现在贪官们已经被皇上惩治了,可河道不得不修,不然汛期来了,大家的庄稼,房子都全没了。可皇上也不忍你们再来一次徭役,所以把贪官和奸商家抄出来的钱财都用在了修建新的河道上。而这一次,你们不仅能吃的饱,还有工钱拿,感谢皇上的恩德。’
百姓们不懂大道理,但一些生存的智慧还是有的。
知道河道必须要修,如果不修,他们一年辛辛苦苦种下的粮食,可能因为一次发大水,就全毁了。
现在修还有工钱拿,心气一下子就平了,卖力干活不说,也在官府的带动下,感谢皇上。
至于第二年徭役恢复正常,那不是去年是特殊情况嘛,是皇上额外开恩,没什么好说的。
四贝勒把康熙处处摆在前面,避免了邀功之嫌,又顺利的解决了这个隐患,算是完美解决了这件事。
至于那些不合规矩的做法,康熙也只是轻轻敲打了一下,让他避避风头,回府里待着就算了。
这事不算大,唯一有点麻烦的是,那个洪大人是索额图门人,算得上太子一党,四贝勒这样做,有打太子脸面的嫌疑。
在回京之前,他给太子去了一封信,专门说了此事。
太子有点不高兴,但也没说什么。
河道有多重要,他这个太子的当然知道,皇父年年都要派人巡视,隔几年还会亲自去,就代表了它的重要性。
所以四弟做的也不算错,他一个大清太子,容人的雅量还是有的。
当下,他本打算揭过去了,还专门找人和索相说了。
没想到索额图压根不听他的,还在今天的朝会上,让人弹劾四贝勒。
被皇阿玛问到脸上,太子的神情也不好,死死盯着那个出面的官员,就想他看到自己的脸色,自觉的退下去。
然而那官员一直跪着头垂下,没有看任何人,只嘴里一条条说着弹劾四贝勒的话。
太子恨不得直接一脚踢过去,可他不能,他是一国太子,再大的事也不能失了从容和稳重。
他抬头看了皇阿玛一眼,此时康熙的脸上已经满是怒火,那怒火中还夹杂着一丝心疼。
太子从小就是康熙带大的,认了解康熙,兄弟中没一个比得上他的。
康熙这翻表现,显然中间还有别的事啊,绝不仅仅是因为有人弹劾四弟,就这幅表现。
不说别的,就他们这些兄弟,自观政以来,被弹劾的还少吗?
说他这个太子奢侈,用度花费甚至超过了皇帝,说他的奶父凌普贪污受贿,重奴行凶。
说大阿哥逞匹夫之勇,粗鄙无礼,既然拿鞭子责打下属官员。
说三阿哥爱结交文人,常常与人寻欢作乐。
说四阿哥性情尖厉,为人刻薄寡恩,等等等等。
只要细数,在场的从大哥,到十四,就没有一个不被弹劾的。
十五那是还没有上朝,等着吧,只要他一旦领了差事,就免不了被人吹毛求疵。
可这些康熙都心知肚明,甚至他自己,也能接到指责他做的不对的折子,御史嘛,专门就是干这个的。
那为什么今天康熙表现得如此愤怒呢?
太子不由偷偷去看梁九功,只见他垂下眼,一动不动好似一尊雕像。
太子心里一咯噔,平日里梁九功对他们这些皇子可谓是恭恭敬敬,而且是能提点就提点。也不是为了他们以后多照顾,只是希望他们表现好点,别让皇阿玛生气,他这个贴身奴才也好做点。
可现在梁九功这幅做派,就说明一定出事了,还是大事。
他心里不由惴惴,旁边的大阿哥还在火上浇油,“就是,太子旗下的门人贪污河道的银两,本就罪该万死。居然还有脸弹劾别人,太子您也不管管,哪里有一国储君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