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老兵“回家”(上)(第2/3页)

徐军顿了顿,又笑道:“想回老家回不去,再不给大家伙点盼头,这工作真没法儿干。”

韩昕很清楚老单位尤其老战友们很难,下意识问:“那队里现在几个人?”

“现在就剩七个,李队、何教,杨大姐,老吕,我,和一个刚从基层调来的,一个刚从地方高校毕业考过来的新人。”

“新来的两位怎么样?”

“从基层调来的那位可以,刚考过来的那位肯定需要带一段时间。不过他有他的优势,他是本地人。”

张梦程低声道:“七个民警,这么说相当于一个刑警中队。”

谁不说自己的老单位好!

韩昕不想被他小瞧了,轻描淡写地说:“我们侦查队组建于2000年,今年正好是建队二十周年。这二十年侦办的毒品案件超过一万起,查处各类犯罪嫌疑人九千多名。

缴获各类毒品二十多吨,制毒配剂七百多吨,荣立集体一等功两次,集体二等功三次。

至于荣立了多少次集体三等功,有多人荣立过一等功,二等功和三等功因为太多,我实在记不清了。”

徐军没想到老战友记得这么清楚,不禁笑道:“张大,我们侦查队的人本来就不多,最多的时候,包括驾驶员和炊事员在内也不到二十个人。”

缴获的毒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真是论吨计算的……

尤其缴获的毒品,平均下来一年超过一吨。

要是平均到每个人头上,那平均每人每年缴获一百公斤毒品!

张梦程听得暗暗心惊,再次被凡尔赛到了,不敢再插话。

这时候,徐军的手机响了。

他拿起来看了看,顺手递给了韩昕:“老曲打来的,你接吧。”

“好的。”

韩昕接过手机,划开通话键,只听见老曲在电话那头问:“徐军,有没有接到韩昕?”

“曲哥,是我啊,我正在他车上呢!”

“你小子,总算回来了,我本来打算回去跟你聚聚的,可这边工作太忙、事情太多,实在回不去。”

“没事,等有时间我去看你。”

“行,我等着你,必须要来啊!”

老战友新官上任还惦记着自己,韩昕很感动,好奇地问:“曲哥,感觉新单位怎么样?”

老曲笑道:“新河派出所你又不是没来过,谈不上有多好,也谈不上有多不好。”

“你刚才说所里很忙,到底在忙什么?”

“疫情防控。”

老曲抬头看了一眼窗外,苦笑道:“重点人员随访、流动人口排查、信息采集,对辖区宾馆外来人员的住宿登记核查,加强辖区重点部位和人流密集场所巡逻防控。

上级要求‘实地、实人、实数、实物、实情’,逐个上门、逐项排查、逐个清底。

要排查涉外婚姻,要排查境外亲属往来人员和没有合法手续的缅籍人员,要清理工地、旅店、出租屋,还要进村寨、进集镇、进学校的开展集中宣传。”

韩昕感叹道:“领导果然不好当,要做这么多工作,听着就怕人。”

“没办法,好多边民和偷渡过去的人担心被感染,钻各种空子偷越国境,今天抓了十二个,我是刚把人送到隔离点回来的。”

老曲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水,接着道:“最头疼的是,好多老缅的名字都是音译的,到一个地方变一个名字,必须找到本人进行核对。”

“这么忙啊,那我就不影响你工作了。”

“行,回头再聊。”

韩昕刚把手机交还给徐军,杨大姐又打电话问到了哪儿。

听着韩昕接了一个又一个电话,张梦程真正理解了什么叫战友情。

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到了一家门脸很小的饭店前。

杨大姐和吕向阳正陪着一个高高瘦瘦的中年男子在门口等,不用问都知道是新来的教导员。

韩昕连忙下车问好,帮着相互介绍。

调走的老兵“回家”,在何教看来是一件大事,必须热烈欢迎。

但他现在却顾不上跟韩昕聊天,因为张梦程是带着异地办案协作函来的,滨江市局领导甚至专门给支队领导打过电话。

趁他跟张梦程寒暄的空档,韩昕指指吕向阳穿的警裤,调侃道:“老吕,你这裤子都磨亮了,站在太阳底下都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