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错综复杂(第3/4页)
“曹之前的毒品是从哪儿来的?”
“他交代主要是从老家的几个朋友那儿买的,这一点我们已经查实了,有手机支付记录,有快递物流记录。
考虑到价格比孙宝平卖给他的要贵,并且孙宝平的毒品来源不是很稳定,他的经济收入也不稳定,所以他们二人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以贩养吸的关系。”
听着有点绕头……
恽政委捋了捋思路,紧盯着他问:“有时候是孙宝平卖毒品给他和朱爱玲,他有时候也卖毒品给孙宝平,然后三个人一起吸食?”
“差不多,但他们之间的账算得不是特别清,偶尔也会请对方吸。相比孙宝平,曹国祥要狡猾一些,担心断了毒品来源,一直藏有高价买的存货。”
“孙国平杀人之后,跟他们一起吸食的冰毒,就是他高价买的存货?”
“嗯,而且还有。”
韩昕低声问:“还有,他把毒品藏在什么地方?”
桂支知道他昨晚搜过,微笑着解释道:“藏在朱爱玲的电动车电池盒里,他知道朱爱玲吸了之后就疯疯癫癫,什么话都敢说。于是连朱爱玲都没告诉,孙宝平更不知道。”
昨天太匆忙了,都没仔细搜。
韩昕越想越不是滋味儿,追问道:“肖支,藏有毒品的事,是他主动交代的,还是崇港分局搜出来的?”
“崇港分局刑警大队今天上午搜出来的,一共藏了四小包,加起来三点二克。搜出来之后就送刑技中心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纯度不高,里面掺了近百分之四十的冰糖。”
“他是以什么价格买的?”
“他交代上家不是按克算的,是按包算的,一小包六百块钱,这个情况跟上午查询到的转账记录也对上了。”
“蒋正飞是怎么卖给孙宝平的呢?”
“据说孙宝平交代,蒋正飞当时也是论包卖给他的,他刚开始不但想以贩养吸,还想靠贩毒发财!
他专门从网上买过电子秤,他声称蒋正飞的货,份量很足,货也很正,吸食的感觉比曹国祥买的货好。”
毒品的价格,直接反应一个地方的毒情!
肖支低声问:“一包大约多少克,每克多少钱?”
“他说一包有一克多一点点,蒋正飞刚开始是以三百块钱一小包的价格卖给他的,后来慢慢涨到了五百五。”
“纯度很高的冰毒,才卖五百五一克!”
“所以要对这个蒋正飞引起足够重视,他不但有进货渠道,还在疯狂地蛊惑别人吸毒,发展销售网络。”
肖支紧锁着眉头问:“有没有查到他的下落。”
“暂时没有,他回老家之后好像人间蒸发了,没有通话记录,没有购票记录,他名下的银行账户也没有交易记录。”
桂支端起茶杯,补充道:“任忠年亲自带队去了他们老家,下午四点半出发的,最迟明天上午九点左右就能到。”
从之前研究过的那些案例上看,各区县公安局这两年查获的冰毒,“市场价”都在每克一千元以上!
韩昕知道肖支为什么这么急,低声问:“桂支,您刚才说孙宝平刚开始想过靠贩毒发财,而且他当时有货源,这是不是意味着他有好几个客户?”
“他就曹国祥和朱爱玲这两个客户,并且是相互关系比较复杂的那种客户。”
“怎么可能呢。”
“刚开始我也觉得不太可能,经过反复审讯,可以看出他没撒谎。他不是不想大肆贩卖,只是找不到客户,打不开市场。”
看着韩昕若有所思的样子,桂支又笑道:“据他交代,他甚至想过去戒毒所附近蹲守,贩卖给戒毒期满的人员。
结果蹲了几天,只看到有民警送吸毒人员进去,没看到有吸毒人员出来,就半途而废了。”
“他去的哪个戒毒所?”
“我们市局的戒毒所。”
想到女友下午在电话里问过的常识性问题,韩昕不禁笑道:“我们市局戒毒所只负责‘上半场’,强制戒毒的吸毒人员,在我们市局戒毒所关一段时间,就要移交给司法戒毒所。那小子别说在戒毒所外蹲几天,就是蹲一个月也找不到客户。”
辖区出现那么便宜的毒品,肖支实在笑不出来,揉着太阳穴问:“老桂、小韩,你们说蒋正飞离开我们滨江,有没有可能也是因为找不到客户,打不开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