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正旦(第3/4页)

贾蔷倒是还好,他呵呵笑道:“这么难的事,自然要由天下最有智慧的人来思考对策。自古而今,臣子们都盼着圣天子垂拱而治。可如何能保证皇权不旁落,如何能杜绝臣强主弱时不忍言之事的发生,就需要诸臣工来思索对策了。总不能好处你们得了,劳心劳神之事都交由朕来吃苦?

再者,也不需要着急,细细琢磨就是,朕总还有几十年的光景。

朕有稍许心得先与诸卿听听,且看可行不可行。

历代军机大学士,五军都督府都督,或是有殊勋的六部尚书、封疆大吏,待致仕后,皆入住西山行宫,为天家所聘之朝政参赞。

划条底线,不可干涉朝政,却可为天家辨忠奸。”

林如海闻言眉尖轻轻一扬,神情有些震动的看着贾蔷。

说他这个弟子通政务罢,是真不通,不然也不会弄出大权悉数下放的局面。

可若说果真不通,看看他对这些臣子收心笼络的手段,当真到了极致!

连武夫都知道,文臣做到极致,也不过掌权数载,一朝身退,虽可保富贵无忧,然权势尽去后,能长寿者寥寥无几。

如今天子为大学士们留下这条退路,尽解失去权柄后的后顾之忧。

若彼辈仍不尽忠值守,则与禽兽何异?

果不其然,就见一众衣紫大员们,一个个神情激动之至,更有落泪者。

诸文武纷纷跪地叩首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而最能制衡当朝军机大学士的,除了他们的上官恩师,还有谁?

只要死守住致仕后不能插手朝政这条红线,就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解决权臣之忧。

当然,还有许多细节需要商榷……

……

“皇上来啦!”

坤宁宫门前,小角儿和小吉祥两人如哼哈二将般站立守候,见贾蔷在内侍李春雨护从下到来,急忙齐声往里招呼。

两个小丫头子不过八、九岁的年纪,最是天真烂漫。

因入了黛玉的眼,所以虽只是宫婢身,在宫里地位却不低,身上还挂着女史的官衔……

贾蔷与二小笑了笑,阔步步入殿内,就见黛玉、子瑜、宝钗等已经迎了出来。

贾蔷站在殿门口,看着一众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后妃们,立于原地感叹道:“每次看着你们,心中总有无穷的触动。想我贾蔷田无一垅,宅无一间,何德何能,可得如此多神仙天女的垂青?难道,只是因为生得好?”

“呸!!”

“呸呸!!”

黛玉等笑倒一片,周遭昭容、彩嫔们也无不难忍笑意。

黛玉上前看着贾蔷,横眸啐道:“还说甚么神仙天女,如今都成笑话了!”

见贾蔷眉尖微扬,一旁李婧忙上前如实解释道:“德林号下广德楼的戏班子和说书班子,于大江南北唱戏说书,也不过就是夸赞了些皇爷和娘娘们的功绩,且都是如实所言,并未过誉,一些士林望族中便有杂音,写了些诗词嘲讽天家自吹自擂,古之未有……皇爷,要不要处置?”

贾蔷呵了声,道:“也是奇了,李肃到底是如何办的差事?整顿士林风气是朕交给他的差事,他就这样当差的?”

听闻此言,黛玉眼中闪过一抹担忧,她是听说过,其父林如海看重此人,若是因此治罪,怕会让二人间起些不愉快……

她沉吟稍许,道:“蔷儿,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更何况,不过几个酸腐文人的牢骚话,与他们计较,反倒抬举了他们……”

贾蔷看着黛玉笑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那些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既无平步青云之才,又没有吃苦耐劳一步步打熬之心性,志大而才疏。偏生了一张恶嘴,败坏民风。不是不让他们针砭时事,若百姓遇不平事他们来声张,朕还会高看他们一眼。可说这样的酸话,于国朝何异?不能纵容!”

湘云忍不住道:“蔷哥哥,那也总不能只让别人称颂,不许旁人批评两句……”

自吹自擂,原就不合谦逊之礼嘛!

贾蔷摆手道:“去去去,你明白甚么?”

说罢,同李婧道:“你现在就去军机处将此事告诉李肃,朕不想以文字入狱,但也容不下那些不知死活的下三滥。朕也不轻易举屠刀,不过汉藩那边极度缺乏识字之人,这些人既然如此能为,不去开疆拓土岂不可惜?朕也想看看,韩邃庵如何应对这些臭鱼烂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