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6章 束手无策(第2/3页)
“如果隆武不出,只是来一些虾兵蟹将,就算增兵三万,南军休想威胁到我锦州!”阿济格道。
洪承畴沉吟:“正是。这一次南军来势汹汹,义州和松山齐攻,不攻城,只是拼力破坏屯田,转移农户,由此可知,南军主要目的并非是攻城略地,而是要损耗我大清钱粮,消耗我大清国力,现在辽南复州,鸭绿江镇江堡也不太平,我大清不得不兵分四路,同时应对,兵力粮草都捉襟见肘,一个不慎,就可能全盘皆输啊。”
洪承畴所说,正是阿济格所担心的,不过洪承畴的话,却也让他的面子有点挂不住——听洪承畴的话,大清好像是快亡了一样,于是阿济格脸色一沉,撇嘴,冷笑地说道:“先生也太长南朝的志气,灭我大清的威风了吧?不要说四路,就是六路二十万大军,十几年的封锁又如何?我大清也不是没有经历过,最后不都挺过来了吗?”
洪承畴脸色一变,他知道自己千小心、万小心,但还是没有捉准英亲王的脾气,不小心就触了对方的霉头,于是急忙起身请罪——他心里清楚,知道阿济格所指乃是萨尔浒之战和万历、天启朝对辽东的全面封锁。
这两次的危机不可谓不大,但最后建虏都挺过来了。
如果是多尔衮,洪承畴会辩上两句,但阿济格是一个不讲理的人,洪承畴不能辩,也不想辩。
大约是觉得自己说的有点过了,阿济格换了一个坐姿,和缓了一下语气,说道:“先生不必多礼,论政无罪。以后小心就是了。”
待洪承畴唯唯诺诺的坐下之后,他接着问道:“先生以为,接下来该如何战?”
洪承畴小心翼翼地回道,“我大军主力在外,松山那边,只有一个守字。松山城防坚固,绝不是南军能轻易拿下的。只要守住松山,不随南朝起舞,辽西的局面就依然在掌控中。”
洪承畴当年在松山被俘,自然知道松山城防的坚固,松山兵马虽然只有两千,但足可以当两万人使用。
所以松山不着急救,锦州暂时也没有危险。
阿济格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再问:“那义州呢?”
——此战的关键还是在义州。
义州乃大清的屯田之地,失了义州,锦州就失去粮草补给的就近来源。从战略上来说,锦州以后就无法安稳了。
洪承畴说道:“孙白谷善于用兵,又在三边磨砺多年,其麾下的兵马都是南军的精锐,更有哈刺慎等蒙古骑兵的帮衬,就兵力来说,我军不占优势,想要速战,怕是不容易。”
“同样的,孙白谷也深知我军实力,对于野战,他没有取胜的把握,因此才会避战不出,妄想通过骚扰和围攻松山之策,扰乱我军的军心,伺机击败我军。”
“唯今之计,只能坚守本心,耐心等待战机,先为不败,后必为可胜!”
……
听到此,阿济格大失所望,脸色顿时就沉了下去——原来,你洪承畴也没有什么妙招,和我一样,也是继续僵持,且战且看啊。
察觉到了阿济格失望的心情,但洪承畴却也没有办法,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锦州义州的兵马就这么多,压力巨大,孙传庭又非常人,即便他有通天的本领,一时也想不出退敌的妙招……
当然了,此次前来,他还有另一个目的,但不能和阿济格明言。
这时,脚步声响。
“主子,明军射来了一封书信,说是孙传庭亲笔,要交给洪参政。”
亲卫白甲兵班泰走进,手里捧着一封书信。
“哦?”
阿济格微抬了一下眼皮子,目光迅速看向洪承畴,顿了一顿,说道:“南军的消息,倒是通灵的很啊,洪参政你刚到,他们就得到消息了。”目光转回班泰的脸上:“愣着干什么?既然是洪参政的信,那就交给洪参政吧。”
班泰上前就要交。
“不必了。”
洪承畴面无表情,慢慢站起:“不过就是一些羞辱之言罢了,不看也罢……”说着向阿济格施礼:“如果没有其他事,下官这就告退了。”
阿济格点头。
洪承畴迈步离开。
等洪承畴走后,阿济格却是打开孙传庭的信,有些好奇,又有些警惕的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