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当堂对质(第2/3页)

但偏偏他又乐不起来。

原因很简单,思想是思想,现实是现实,思想里,他恨不得抄了周奎的家,充实国家财政,但现实里,周奎是他的外公,牵连着周后,也牵连着他,如果周奎做了什么不法的事情,他这个当朝太子的脸上,怕也是没有光彩,继而有所影响。

所以,这件事不能不管,朱慈烺必须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周镜为什么要派人去杀徐允祯?

而本能的,朱慈烺就有一种感觉,周镜派出的杀手,在通州被抓获,恐怕不是“巧合”两个字就可以解释的。幕后说不定会有一些秘密……

“给萧汉俊传信,令他查一下,通州之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同时再查一下,看嘉定伯府还有什么隐藏的秘密?”

急匆匆地走出户部衙门,朱慈烺小声叮嘱唐亮。

“是。”

军情司虽然退出了京师,但并没有退出通州,以军情司的实力,调查出真相,应该不是问题。

“殿下,皇后娘娘召你立即进宫。”

在户部衙门前面的小广场,朱慈烺正要上马,坤宁宫的一个绯袍太监就到了。

朱慈烺点头,急急往坤宁宫而去——娘家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周后没有什么人可以商议,大约就只有他这个儿子了。

坤宁宫中,周后正焦急的踱步,虽然徐高“斩钉截铁”的说,嘉定伯府不会有问题,但她却不能放心,此时此刻,她心中满是惶恐和无助,丈夫的冰冷,让她只有一个人能依靠,那就是儿子。

但事情不明朗,细节不清楚,朱慈烺短时间之内,却也无法为她驱散忧愁,只能安慰、劝解。

等周后的心情稍微平静之后,朱慈烺离开坤宁宫,来到乾清殿。

“父皇万安。”进到暖阁,朱慈烺先请安。

“嘉定伯府的事情,你听说了吗?”

如山的奏疏后,崇祯帝一脸疲惫的抬起头,看向儿子。

朱慈烺点头。

“你怎么看?”崇祯帝问。

“当然以国法论处,勿枉勿纵,无论他是皇亲还是贵戚,都要一查到底!”朱慈烺回。

“恩。”崇祯帝欣慰点头。作为一个察察之君,崇祯帝是一个典型的眼睛里不揉沙子的角色,事情闹的这么大,百官都已经听闻,要求严查,甚至是弹劾嘉定伯的奏疏,都可能已经在路上了,这个情况下,肯定是不能纵放,周镜为什么要派人暗杀徐允祯的真相,一定要查出来。

……

同一时间。

内廷司礼监的红墙黄瓦下,几个小太监正在小声议论。

“嘉定伯派人暗杀前定国公徐允祯,两个杀手在通州露出马脚,被巡夜的捕快抓到了!”

“啊。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人都被押到顺天府大牢了。”

“嘉定伯为什么要杀定国公?”

“不知道啊,所以才奇怪,定国公都已经被贬为庶民,流放云南了,嘉定伯怎么还不放过他?”

“不明白,不明白啊。”

“嘉定伯刚刚出了六万两银子买国债,想不到接着就出事了。”

“别说了,王公公来了……”

内廷三公,东厂提督王德化出现了,他红光满面,迈着不急不缓的步子,在几个太监和东厂番子的簇拥下,来到司礼监,掀帘进去之后,王德化向坐在正中的司礼监大太监王之心行礼。

虽然是内廷司礼监的掌门人,但王之心只是一个老好人,他不比魏忠贤,比前任曹化淳也要差上不少,王德化今日明着是来向他禀报,但其实根本不经他的同意,简单几句,说为了祭灶日的安全,东厂锦衣卫要加强内廷各门查缉和守卫之后,王德化就离开了。

屋中的王之心望着王德化的背影,有点厌恶,但却又无可奈何……

……

离开皇宫,朱慈烺去往京营,一路,他默默想着心情,两万京营将士出京的粮草,令他烦躁,而嘉定伯的事情,也让他不敢大意,他想不出,周镜能和徐允祯能有什么勾当,以至于非要杀人灭口不可?如果嘉定伯府没有被封闭,现在当面质问周镜最好,但嘉定伯府被封了,即便身为太子,他也不方便在嘉定伯府出现,因为那明显的就是要插手案子。

一切,只能等萧汉俊在通州的调查之后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