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张家口被围(第2/3页)

却是马进忠和他的一百亲兵。

火把光亮下,全身甲胄、腰悬长刀的马进忠目光谨慎的远望着苍茫草原中的点点火光。

其子马自德站在他身后。

虽然哈刺慎和察哈尔两部的蒙古兵出现在张家口之外的草原将近半个月了,但这半月里,只有小股蒙古游骑会在张家口关下出现,大队蒙古兵一直游弋在二十里之外,并没有太靠近张家口长城,但今晚却是出现了异常,漆黑的草原上,火把熊熊,马蹄如雷,蒙古骑兵正向长城压来,好像是要有大行动,得报之后,马进忠不敢怠慢,急急登上西境门查看。

很快,脚步声响,一个戴纱帽,穿着蓝袍的文官也来到了城头。

骨瘦如柴,须发根根,目光却坚毅。

却是原商丘知县,现在的张家口北分巡道梁以樟。

经历了商丘守城血战,死里逃生,又到小袁营为“间”,助太子取得开封大捷,到现在担任张家口北分巡道,梁以樟这半年多的经历,可谓是九死一生,跌宕起伏。或许是已经看淡了生死,自到任张家口,梁以樟比过往更加的刚硬和不近情面。

分巡道其实是监察官员,主要职责是查缉私放奸商的不法行为,并不掌兵,但是当蒙古人进犯张家口之时,作为张家口在地的最高文官,梁以樟对兵事多有参与。

开封之战时,梁以樟和马进忠虽然都在太子帐下做事,但两人并没有什么交集,直到分别担任张家口分巡道和副将,在一起共事之后,才渐渐熟稔起来。不过两人性格截然不同,梁以樟刚硬直接,对任何事情都是不假颜色,马进忠因为是流贼出身,所以小心谨慎,对任何事情都不敢轻易表露意见,只恐被人抓到把柄,两人一个直接,一个沉默,又一官一匪,原本是不对盘的,但因为两人都是太子殿下提携,上任之时,又都受过太子的叮嘱,对张家口事务的看法基本一致,因此这一个多月来,配合还算是默契。

当太子殿下在墙子岭大破建虏偏师,生擒阿巴泰的消息出来,两人都是狂喜,那种狂喜,远比一般的、和太子没有关系的官员更强烈。

此时,远望关外的火光,马进忠和梁以樟却都是面色凝重。

老实了半个月,看来蒙古人终于是要有动作了。

梁以樟取出刚刚收到的一封公函,交给马进忠,却是宣化巡抚朱之冯发来的——建虏难以突破密云长城,很有可能会转向宣府长城,各处驻军务必小心。不是专门发给张家口,而是通发给宣府所有将领的。

看完公函,马进忠默默,对张家口防务,他并不担心,他担心的是,今夜蒙古人忽然的大动作,会不会和公函所说的建虏动向有关呢?

“协镇以为,蒙虏会趁夜攻城吗?”梁以樟问。

马进忠沉思:“看样子,蒙虏不像是要攻城,倒像是在虚张声势。”

梁以樟眼有忧虑:“梁某也是这么认为的,那么,蒙虏到底想要干什么呢?”

这一夜,马进忠和梁以樟都不敢懈怠,两人轮流在城头巡视,但蒙古人并没有趁夜进攻,天亮时,蒙古兵忽然又退去,两人正感到情况不妙时,忽然听到脚步声急促,一个探马急急奔上城头,声音惊惶:“报~~协镇,不好了,青边口堡被建虏攻破了……”

马进忠和梁以樟都是大吃一惊。

青边口距离张家口四十里,是张家口东面最重要的一处隘口,也是距离宣府最近的一处隘口,也因此,青边口堡的防卫极为严密,一共修建了四道边墙,两条壕沟和三座烽坞,几乎称得上铜墙铁壁,固若金汤。自崇祯三年到崇祯十一年,建虏三次侵扰宣府,有一次甚至攻破了张家口,但却从来都没有攻破过青边口,青边口城池坚固,驻军两千,由一姓王的参将统领,纵使十万大军来攻击,也可坚守一日到两日,怎的一晚就被建虏攻破了?

想来定是王参将贪生怕死,没有战到最后。

青边口一破,整个宣府就都处在建虏的兵锋之下了。

顾不上埋怨和痛心疾首,马进忠和梁以樟都明白,昨晚蒙古兵的动作是在牵制,避免他们派兵救援青边口。

青边口一破,他们再坚守西境门也没有用了,因为敌人不会来自前方,而将来自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