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我心之归处/容钰,你回……(第4/6页)

“唉……好吧。”玉真子思索了片刻,见容钰面色坚定,到底还是松了口,“你如今刚升仙,仙力不足,我也不过是个微末小仙,自是不能如天帝那般随意看凡间。你随我来,我们去照凡池。”

照凡池,顾名思义,只要驱动仙力,便能看到凡间诸事。

这神仙的仙力,一来问天资根脚,二来是看修行,三来便是看人间香火。容钰是凡人初升仙,这三样皆不占,自然没什么仙力。

玉真子便带着她去了照凡池。

“你凝神屏气,心里默念着你想要看得地方,朝着照凡池使出仙力便可。”玉真子解释道。

闻言,容钰点头致谢。

她按照玉真子所说的,闭着眼,心念涌动,随即朝着照凡池一指,下一瞬,照凡池里果然便出现了人间之景。

“这里是关州府府衙?”玉真子朝照凡池看去,须臾,有些复杂的看了容钰一眼道,“你死得也算是值得。”

“为容将军请封!”

“为容将军请封!”

……

只见关州府府衙门口,竟是跪了一地的百姓。他们中有衣着富贵整齐的,也有粗布麻衣,更有衣衫褴褛的,可此时,他们却全都跪在一起,朝着府衙磕头。

并一声声地道:“为容将军请封!”

一声又一声,声声入耳,声声振入人心。

祥光已经散去,回春却仍在。

“将军虽死,可此志长存!”百姓们皆是红了眼,高声道,“她是我们大周当之无愧的英雄,大周不能薄待了功臣啊!”

容钰霍然朝后退了半步。

照凡池里那人间之景霎时因为失去了仙力的支撑消失了,又变回了一片纯白。

可方才的那一幕,却是让人铭记在心,哪怕只看了一眼,也难以忘怀。

更何况是容钰。

她比不过司马承的过目不忘之能,可却也是天资聪颖,只一眼,便记得清清楚楚,如同烙印一般刻在了心底。

那一瞬间,容钰只觉得眼眶竟是起了酸胀。

心中那团沉寂的烈焰,似乎又再次冒出了一缕青烟,眼里的东西慢慢模糊了她的视线。

“为你请封,你虽死了,倒也留下了身后名。”玉真子叹道,“只是仙凡有别,容钰,你莫要忘了,你已经不是关州府的那位容将军了!”

“此去应多羡,初心尽不违[1]。神仙为何会被称为神仙?”容钰低声念了两句诗,问了一个问题。却是不等玉真子说话,她却忽地释然的笑了。

她转头看向玉真子,问道,“前辈,我是因何成仙的?”

“之前不都说了吗?你于战场中顿悟入道、功德加身,才立地飞升的,你……”说到一半,玉真子忽然顿住了,忙看向容钰。

却见面前的身着银甲的新晋女神仙脸上的笑意更加深了一些,“顿悟入道、功德加身。”

她重复了这一句话。

然后,大笑了一声,温声道:“前辈,我做好选择了。”

“我从人间而来,自该回去才是。我心之归处,便是我该去的地方。”

**

司马承做了一个梦。

在梦里,他回到了很多年前,那时,他还是个不到十岁的小皇子,那时,他的父皇身体还算康健,且也不止他一个儿子。

他虽然受宠,却不是最宠。

那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司马承本以为自己早便忘记了。身为帝王,他每日要处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要面对的人也数不胜数。

他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记得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不错,也不知从何时起,那些事便已经成了无关经要的了。

七岁时,他认识了一个人。

身为宫中的小皇子,他长到七岁也没有出过宫,身边伺候的人也很少给他说宫外的事情。所以司马承虽知道宫外有一个很大很大的世界,可是年幼的他,对此并无具体的概念。

直到他父皇寿诞那日,他已七岁,终于有了资格入宴。

那一天,他见到了很多很多人。

有认识的,可更多的却是陌生的。但他从小便过目不忘,哪怕只见了一眼,他依然把那些人记住了。

尤其是其中一个与他差不多大的小男孩儿。

这等宫宴,是很少有孩子能够参加的。毕竟宫中规矩甚严,大人们担心孩子们闯祸,自然不会带太小的孩子来。

能参加宴会的,大多是十岁以上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