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3/4页)

童然确实有点兴致,中国人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不一样的风景能为他带来更多的创作灵感。

但在享受旅行前,他必须先经历人间“地狱”。

难民营的居住条件在童然看来与地狱相差无几,屋棚又破又旧,空气浑浊恶臭,街上随处可见垃圾、粪便、呕吐物以及死老鼠,疾病在这里肆意传播,死神的镰刀悬在每一个人头顶。

凯恩来到难民营第一天,只因为喝了一碗营地管理人员送来的水,当晚就上吐下泻,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

好在只是轻微的肠道感染,只需要补液和休息就能痊愈。

接下来两天,童然跟着温巴和马克西姆去了好几个难民营。从难民们的态度可见,马克西姆在当地比温巴更受尊重,刚果人认为“萨普”是自废墟中盛开的优雅之花,象征了贫苦大众最后的尊严。

在马克西姆的帮助下,童然得以和难民们深入交流,这里的一切都和他预想中差不多——人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一家五口每天的口粮只有一碗野菜,许多小孩因为营养不良而导致腹水肿,婴儿死亡率高达25%。

但偶尔也有一些令他意外的情况,比如难民营里还有学校,虽然只是用干草和篷布搭建起来,占地不足二十平的小空间;又比如孩子们尽管生存艰难,但仍然充满了乐观和童真。

他们会好奇地围着他打转,会在面对镜头时开朗地笑,高兴地唱歌跳舞,甚至在知道他是中国人后,会为他表演“功夫”。

当一个小女孩举着破旧的艾莎人偶,和不知从哪里捡来的冰雪城堡魔术玩具时,童然只觉得心脏被尖针狠狠戳了一下,不算疼,却很难受。

他忽然间感受到一种绝望,因为他深知自己无法为生活在这里的人来带来所需要的,真正的奇迹。

魔术,仅仅只是魔术,从来都改变不了自然法则,更不可能拯救世界。

等到凯恩出院后,一行人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卡南加。

几日后,掉了十多斤肉的凯恩飞回了美国,童然则带着四位保镖去了温巴的家乡。

正如温巴所说,那是个安静又祥和的村落,村民们以歌舞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酋长请他品尝了只贵客才能享受到的碳酸饮料。

没有错,就是超市里那种几块钱一瓶的碳酸饮料……

看上去村里的物资和难民营同样匮乏,但这里靠着雨林和刚果河,其实食物非常充沛。

村民们会用树枝编织一种足有两个成人高的传统渔具,上宽下窄、形似漏斗。他们将渔具安装在河中搭建的木架上,每天早晚各查看一次,捞出的鱼就是这一天的主食。

“Dedi先生,您想试试吗?”河岸边,温巴热情地问。

童然疑惑道:“试什么?”

“捞鱼。”

温巴指了指矗立在河中的木架,两个渔民正攀着木桩往浮在水面上的鱼框里钻,“只要您把鱼捞出来,您就是最强壮、最勇敢的男人!”

童然望着湍急的水流,还有绑在木架与鱼框之间摇摇晃晃的麻绳,眼皮不由地跳了跳,“我水性不太好,算了吧。”

温巴似是没想到会被拒绝,老实巴交的脸上显出几分忐忑,他偷觎着童然的神色,小心翼翼地问:“Dedi先生,我是不是冒犯到您了?”

童然诧异地笑了,“当然没有,怎么会?”

温巴轻舒了口气,“我只是,只是觉得Dedi先生有些不开心。在我们瓦格尼亚人的传说里,如果谁能在急流中捕到鱼,就会受到刚果河精灵的庇佑,她会帮助每一位勇士,为您消除疾病,赠予您无上的快乐。”

童然蓦地一怔。

不开心么?

好像是的。

从徐琼的离世,到难民营的所见所闻,都在童然心中蒙上了晦暗的印记,它们一层一层地堆积,无形中侵蚀着他,带给了他沉重的压力。

他忽然对什么都提不起劲,思维也钝钝的,似乎陷入了莫名的情绪低潮,就像女孩子们的生理期。

想到这个比喻,童然自嘲地笑了笑。

或许,他真的需要一点刺激。

“那我试试吧。”他说。

温巴立刻高兴起来,拍着胸脯表态:“我们会在您的腰部捆上绳子,保证不让您被水冲走!”

童然:“……”

更吓人了呢?

麻溜地脱了衣服,童然只穿着条四角内裤爬上了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