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欺骗,原来朕被骗了……(第2/3页)

“竟有这样的事?”崔太后大惊,“什么贼子如此大胆?”

李瑜默默看着她。

在儿子无言的目光中,崔太后很快明白过来,敢屡屡暗算京兆尹的,除了京中世家贵胄,还能有谁?而她的娘家崔家,也是这世家贵胄之一。须臾,她问道:“那怎么不给他多安排几个侍卫?”

李瑜:“侍卫也不可能时时刻刻跟在他身边。”

更何况京兆尹是个体面人,更衣的时候、行房的时候,总不可能让侍卫看着他,但报复之人可不会管他当时在干什么,扛了就套麻袋,打了就扔小巷。

所以新任京兆尹必须武功高强不畏刺客,又必须才华出众才能处置公务,还必须身份显赫叫那些人不敢报复。

“二叔是最好的人选。”李瑜接着道。

崔太后一向不管前朝之事,见儿子下了决定也就不再多言,更何况京兆尹手里没有兵权,事务又繁忙,怎么着都比让李锦元重掌北衙好上一千倍。她点点头,见儿子仍旧眉头紧锁,问他又怎么了。

李瑜开口道:“阿娘,我在想你那盆花。实在可惜。”

一声“阿娘”叫崔太后软了心肠,再听李瑜提起那盆花,崔太后眼中又泛起泪意,哪怕是一盆不能言语的花,养了几个月也养出感情来了,眼见它死了,如何能不伤怀呢?难得儿子跟她说起这些温情的话,崔太后温和了眉目,正要与他细细说说那盆花,却听李瑜继续道:“一盆花尚且如此,养了十几年的人又当如何呢?”

崔太后一怔,当即明白了儿子要说什么,她冷下脸,“你回去吧,哀家乏了。”

李瑜却是看着她,“母后,快要过年了,你总不能留着她们过年。”

崔太后:“你要是纳了她们,哀家何须找这样的借口?”

李瑜颔首:“既然如此,那朕只好不再来仁寿宫。以免传出闲话,污了朕的名声。”

碰的一声,崔太后手中茶盏重重拍在案上。

李瑜觉得这个画面似曾相识,不久前他也将杯盏重重摔在桌上。念及面前这人是将他生下来、与他血脉相连的亲人,李瑜又有了耐心与她讲道理,“母后,一盆花离开了熟悉了几个月的暖室尚且凋零,她们离开了十几年的家到了宫中,又怎么会快乐?”

崔太后:“你不是她们,你怎知她们不快乐?”

李瑜:“你也不是她们,你怎知她们快乐?”

崔太后:……

崔太后气了个倒仰,抬手指向大门,“你出去!”

李瑜坐着不动,继续道:“母后要将她们留下也可,想要留多久就留多久。只是朕永远不会接纳她们。女子青春年华耽误不得,她们家里见迟迟没有动静,将来免不得生出怨恨。”

他声音平缓,字字认真,“母后,儿子不想您遭人埋怨。”

崔太后再也忍耐不住,站起身厉声道:“出去!”

李瑜:“母后,忠言逆耳。”

崔太后:“滚!”

李瑜离开了仁寿宫,内侍小步跟在他身边,他问:“夫人那边如何了?”

内侍忙道:“夫人吃了碗热粥,之后就午睡去了。”见天子没发话,他灵光一闪,忙补了一句,“紫云说了,没再听见夫人喊疼。”

李瑜嗯了一声。内侍才接着道:“陛下,善治妇人病的胡太医年后就回来了,届时让他为夫人调理调理。”胡太医是宫里的老太医了,擅长为妇人调理身子,只是前些日子家中老人去世,回家奔丧去了,要年后才能回来,没了这位医术高明的太医,其他太医对花宜姝的病症却没什么行之有效的法子,说是能缓解,却不能根治。

年后,那还得再忍一个月。李瑜有些凝重地想。

“陛下——”这时候,另一名内侍远远奔来,“找到了,陛下,找着宝贝了。”

宝贝是一颗拳头大的夜明珠,出现在城南陋巷中一间小宅子里,据说是一个家世败落的番邦小贵族的传家宝。

李瑜戴了面具,换了衣着,由一名内侍两名侍卫领路走到了这里。

夜明珠是稀世珍宝,宫中倒有几枚,最大的却也只有拇指大小,也不够亮,还不如点根蜡烛。拳头大的夜明珠闻所未闻,简直价值连城。

而一同来到这座宅子里的除了李瑜,还有另外几名富商,宅子堂屋里摆了几把圈椅,那金头发的番邦人就操着一口别扭的官话正与他们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