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对峙(第3/5页)
然而不等他发怒,姜莺就一五一十全招了,“是真的,就是爹爹想的那样。”
这么直接地承认,倒把姜怀远噎的够呛,他好半晌才说出话来,明知故问:“什么样?我想的你们就是侄女和小叔叔,还能什么样?”
他声音拔高几分,姜莺吓得身形一晃。她低着头,说话却是一如既往的清晰:“不是侄女和小叔叔,我喜欢沅阳王殿下,殿下也喜欢我,我们我们想做夫妻。”
话音刚落,就见姜怀远捂住心口。他不断地深呼吸,好一会才平复怒气,用平静的语气问:“莺莺,你告诉爹爹,是不是沅阳王强迫你的?或者他引诱你?你大胆说,爹爹替你做主。”
姜莺抬眸与他对视,郑重地摇头,“说起来,是我先冒犯的沅阳王殿下。先前不是说我失忆那段日子,把一个人错认成夫君吗?我我就是把沅阳王错认成夫君的。”
面前的中年男子一动不动,好像被雷劈傻了。他纠结了一晚上,没成想是自己女儿先动的手?“你那沅阳王有甚好的?”姜怀远不知道怎么说了。
姜莺趁热打铁,她知道爹爹的性子,总是防着她被人骗,嘴上对沅阳王挑刺,但实则对人家满意的不得了,要不然也不会与人家结拜做兄弟。
她试探问,“爹爹,你到底不喜欢沅阳王哪一点呢?莫非,是觉得拿捏不住他?”
姜怀远被猜中心事,眉头一凛。他不光觉得拿捏不住那位,还有姜府与沅阳王之间乱七八糟的关系。
“爹爹——”
眼瞧着姜莺要撒娇,姜怀远冷哼一声,“去去去,这事我还没点头呢你就胳膊肘往外拐,还是不是我女儿?”
姜怀远甩着袖子走了,他决定这几天避开姜莺和王舒珩,先冷静一下。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就到了腊月初十。这日幽州城罕见的晴空万里,太阳当空映照着皑皑白雪,天却寒冷依旧。
先前,王舒珩叫人把杨徽在幽州城养私兵,贪污的罪证派人送往汴京,不出几日便收到圣上的旨意。这天一个蓝袍白面的太监被人迎着踏进幽王府来宣读圣旨。
这人是圣上跟前的一等太监刘永才,圣上派一等太监远赴幽州,对沅阳王信任可想而知。刘永才一路风尘仆仆,几乎是带着圣上的旨意马不停蹄赶路,据说马都累死了三匹。
幽州城这种小地方,鲜少能被天家注意,刘永才带着汴京的人才入幽州城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幽王府内,众人已经得知圣旨到的消息,幽王带领众人在门口跪拜。这趟圣旨有两份,其中一份是幽王的,圣上念他此番有功,特加封为亲王,赐黄金,珠宝不等。
自从幽王被派到幽州,已经多年不曾接过圣旨,要不然杨徽一个长史也不敢于他作对。幽王府谢恩,起身时对着刘永才谢了再谢。
刘永才宣读完一道圣旨,又来到屋内见王舒珩。经过几日修养,王舒珩伤好了许多,但起床还是困难。
不等他动身,刘永才便上前道:“陛下有令,体恤沅阳王重伤不必下跪接旨。”
这等殊荣,可不是人人都有的,众人皆被惊的说不出话来。然而沅阳王的殊荣不仅于此,只听圣旨上说,封沅阳王为天策府上将,赐良田万亩,更享随时出入皇城的便利。
天策府上将于寻常百姓而言可能陌生,但凡读过点书的人就没有不震惊的。天策府乃位于三公之上,是大梁武将的最高官职,可自置官署,选拔人才,用权倾朝野来形容也不为过。
年初王舒珩从北疆回汴京时才被封赏过,如今已是封无可封,圣上才赏了天策府上将一职。
年纪轻轻坐拥此等荣耀,在场的人既畏惧,又羡慕。然王舒珩平静的很,只是起身接旨,恭敬地拜了三拜。
“圣上听闻殿下受伤,赏赐雪参补品若干,还准殿下养好伤后再入京谢恩。”
王舒珩再次谢过,幽王府众人客客气气送走刘永才后纷纷向他道贺,王舒珩只得让福泉去应付。
那头,众人忙着道贺,姜怀远却不淡定了。知道姜莺和沅阳王的事,这几日他就一直忧心忡忡,现在一听沅阳王身居高位,更加慌张了。
“嫁给一个这样的人,以后你们闹别扭沅阳王有天子撑腰,你呢,只有爹爹撑腰。莺莺你想想是不是这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