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日常一章(第3/3页)

弘晖对这个国子监不太满意的地方在于里面有不少学生都是官二代,差不多是靠自己家中长辈在朝中的任职而有名额进去的,甚至除了这些官二代外,还有不少富二代们花银子买了名额进来,故而这个最高学府里有不少学子都并不是真才实学,甚至求学目的也不在于汲取知识,而是奔着结交权贵之子,为日后的仕途作铺垫。

若是国子监学生的目的都在于进入仕途,那弘晖想要过去拉人出海讲学就不容易,但是转念一想,弘晖又觉得此事大有可为。

弘晖记得这国子监好像不仅仅是接纳清朝的学生,还有不少外国“留学生”,如今的清朝实力颇强,在东亚、东南亚这里有不少的附属国,这些附属国不仅仅每岁都派使者来进贡,有时还会让他们的王族子弟来清朝求学,其实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拉近与清朝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那些被送过来进学的异国王室何尝不是当作人质呢。

不仅仅是那些藩属国会派王室子弟来进学,国子监还有不少蒙古王亲贵族子弟在求学,康熙希望将公主嫁到草原上和亲,但是并不是所有和亲公主都住在草原上,也有不少草原上的王亲贵族子弟是一直留在京中长大,这在明面上看是康熙给予蒙古各族的恩典,能让蒙古亲王们的子孙在这京中繁华之地成长,但其实就是变相地看押,防着草原上会出现异动。

弘晖此刻才不管这些国子监监生们的身份是什么,又有着怎样的政治意义,对他来说,这些不同国家与民族的学生们,赫然就是他的助攻啊,这些人来自不同的地域,甚至说着完全不同的语言,此刻却在一个学校就读,可见这国子监对异文化交流还是很包容的嘛,国子监的学生也不该总待在京中只看自家文化,合该多了解些外面的世界。

有了这些外族学生,弘晖突然觉得自己能说服儒学生出海讲学的可能性更大了,他兴冲冲地对身后的德伍与乌智招手,“走,咱们一起去国子监,办大事!”

德伍与乌智压根猜不到弘晖口中的大事是什么,但见阿哥如此激动,想必定是要紧的事情,顿时跟了上去,三人直奔国子监而去,很快就抵达在国子监门槛前,而此刻国子监祭酒听闻那弘晖阿哥居然跑到他这里来了,吓得赶紧放下手中的茶盏,匆匆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