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翠寒堂空,举铳应呼长生天(第3/4页)

临安府外,金太子与完颜洪烈在城墙上并肩而立,遥望城外的荒野之中,铁木真部将之一,脸色火红的赤老温,正以自己满是刀疤的手掌,掩住口鼻,发出低沉悠长的声音。

曲调起落,夹杂着许多晦涩的词句,有时唱的极快,有时一个声音就能拖出平常上百个呼吸的时间。

那是蒙古的语言,是赞颂长生天的歌谣。

南宋和金国军中江湖之中,虽然也有许多人喜欢给自己的天械,冠以神佛志怪的名号,但他们都很清楚,这只不过是一种象征性的手段罢了。

就好像佛门的金刚不坏体神功,也不是真的就由金刚力士传下来的功法,只不过是借其名义,比喻自己的力量。

而草原上的众多部落,甚至乃蛮人和西辽人,反而都要显得比宋人、金人虔诚的多,他们之中能够有幸得到天械之术改造的,绝大多数都是发自内心的认可——这是神灵赐下的武装。

在草原上,众将普遍认为,在使用天械的时候,呼唤自家部族所供奉的神灵的名号,念诵简短的祝语,或唱响漫长的歌谣,越是虔诚,越是动听,所能够得到的回馈,也就越大。

铁木真少年的时候,与札木合结拜,两人在结冰的河面之上,用各自初制的天械,化作弓箭来射击,互相赠送箭头,作为结拜的信物。

围观两位少年英雄结拜的众多头领、部将,一致认为,每一件天械中,都有长生天父亲在注视着,铁木真与札木合互赠天械之后,就是比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还要亲密的关系。

王罕的亲生儿子桑昆,就是因为知道自己心里对铁木真有不和睦的念头,所以就不敢在天械的见证之下,与他结拜。

见微而知著,可想而知,草原上的天械在这些人的心目中,拥有何等崇高的地位。

三王爷完颜洪熙曾经对他们这种习俗不以为意,认为这是他们没见识甚至未开化的原因。

金太子听完颜洪烈讲过这件事之后,曾暗中对他两名兄弟说:“你们以为这是他们心智未开,可以从这一点上轻视他们,殊不知我这些时日走遍草原各部,不怕他们兵强马壮,不怕他们神射如云,甚至对铁木真、札木合这些豪杰人物的存在,也只不过是重视,而非畏惧。”

“唯独他们这种敬天械如敬神的习俗,叫我心生恐惧,甚至有想过,对包括王罕在内草原各部的头领斩尽杀绝,更不惜倾尽大军,毁其族聚,灭其习俗,如此,我才能高枕无忧。”

完颜洪烈追问之下,金沉鹰才揭露出一段罕为人知的言论。

“我在金燕神鹰两位师父门下学艺之时,有西域白驼山主人,每隔半年,便会来与两位师父探讨天械武学。十六岁后,我武学功底得到师娘认可,得以旁听。”

“他们三位乃是当今世上不出十指之数的大高手,说的也不是寻常招法拆解,而是直指根源。提及最近两百年来的天械武学,比天械现世之前的古武学,究竟有何优胜之处。”

“从表面上看,天械多为金石机关,植入人体之后,其坚固恒常之处,就不是软弱的人体血肉所能比拟,这是天械之术最大的优点。”

“但其实,这只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加成罢了,甚至未必算得上优点。”

“因为天械替换人体部位的同时,固然令某一片区域变得更坚固,却也使人体原本的平衡有所缺失,更容易变得笨拙,招法中出现更多破绽。而且天械一旦受损,维修起来,要远比寻常肉体伤病的治疗更加麻烦。”

“长短相抵,也只是个不功不过罢了。”

金沉鹰目光深湛,字字铿锵有力,“天械真正最优胜的地方,在于它的力量来源于人心。”

“人体有限,连一块几千斤的石头都未必举得起来。但人心何其浩瀚,一眼之间,就可以承载万仞高山,千里碧波。”

“天械之术,能够让人的心灵转化为真实的力量,七情六欲都是真力,毕生执念可以通天。”

话到此处,言外之意,完颜洪烈已完全听懂。

人身软弱,人心也软弱,即使是大金国的精兵,也未必,个个都有虎狼之心,血烈之意。

尤其是在他们占据了北方大片广袤的土地之后,承平已久,耽于享受,军中的意志比起六十年前,只怕已远远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