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3/4页)
小家伙们从开开心心到垂头丧气,中间只隔了一顿教训,提出偷偷出去玩的胤禟感觉自己连累了兄弟,愣了好一会儿终于哭了出来。
皇贵妃将小家伙抱到怀里,拿帕子给他擦眼泪,“额娘只替你们保存三天,三天后就还给你们,知错就改善莫大焉,额娘又没有生气,哭什么啊?”
“是我带九哥和十一偷偷溜出去的,额娘只收我自己的,把九哥和十一的弓还给他们好不好?”胤禟是个很有担当的好孩子,试图用自己一个人受苦来保住哥哥弟弟的幸福。
只没收一把,他们三个还能轮流玩,三把全部没收,他们三个都没得玩了呜呜呜呜呜。
“额娘,是我们自愿和小十溜出去的,我们都有错,你不要只罚他自己。”胤祈眼巴巴的看着额娘,抱着她的腿求情,好兄弟一起走,受罚就一起受罚,他和胤俄都不怕。
佟佳皇贵妃到底还是扛不住他们的撒娇,别说没收三天,三刻钟都没有撑到,小家伙们三句话就让她丢盔弃甲认输了。
不然还能怎么办?她实在扛不住啊!
小家伙们拿回弓后喜极而泣,抱成一团保证以后绝对不会偷偷跑出去,皇贵妃看着他们玩,满心期待他们快快长大。
大阿哥要成亲,忙活的不光是惠妃,后宫所有的女人基本上都在关注,皇长子有了家室,后面的弟弟很快也该考虑身家大事了。
大格格的额附虽然定了下来,但是宫里的格格出嫁晚,就算公主府要建在京城,皇帝也至少会把女儿留到二十岁,不像阿哥,基本指了福晋就要开始准备成婚。
宫妃们这些天凑在一起,三句话离不开即将成亲的大阿哥,至于皇帝最近宠爱是不是又宠爱了哪个庶妃,这不重要。
宫里的高位妃嫔基本都是有孩子傍身的女人,不管怎样康熙每个月都会到她们那里去几天,得不得宠都是那样,她们再怎么打扮也比不过年轻人,皇帝的宠爱靠不住
,以后如何还得看儿子。
惠妃最近是春风得意,比当年最受宠的时候都开心,每天听着别人恭喜,什么“姐姐真好,以后就要抱孙儿了”,什么“眼瞅着要享儿孙福,真让人羡慕”,容光焕发看上去年轻了好几岁。
当然,开心归开心,适当的嘚瑟可以有,嘚瑟过度就不好了,她得给儿媳妇做榜样,姐妹们都是有孩子傍身的人,胤祉胤禛眼看着也长大了,等他们长大,后面几个小的也快了,不急不急,儿媳妇大家都有。
因为大阿哥成亲的事情,宫里的气氛比往常更加和睦,有儿子的期待着儿子长大,没儿子的琢磨着怎么生个儿子,其乐融融喜气洋洋,到处都是快活的气息。
只有皇帝陛下觉得不太快活。
康熙这些天有些困惑,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总觉得皇贵妃贵妃等人待他敷衍了许多,不至于不至于,他们多年的感情,孩子都满地跑了,肯定是他的错觉。
嗯,错觉。
*
胤禔熬了好多天,终于熬到了成亲当天,之前小定礼的时候,他带着一堆人浩浩荡荡的前往福晋娘家,若在寻常人家,这一天应该是姑爷最头疼的,既要应对岳父岳母的考校,还要防着大舅子小舅子的发难,不过放在皇家,那些担心全都不存在。
身为皇阿哥,他带着人去福晋娘家不用接受考校,而是接受岳父岳母大舅子小舅子的朝拜,要紧张的不是姑爷,而是新媳妇的娘家人。
科尔坤全家都很是欢喜,伊尔根觉罗虽然是满洲大姓,但是他们家这个“大”只是这个姓氏的人多,兼身居高位的却没有几个,能和皇子结亲那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在皇帝下旨之前,谁都没有想到大福晋会是他们家姑娘。
《周礼》有记载,士人成婚有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满人的规矩和汉人不大相同,不过这些年一直在吸取汉人的经验,皇子成婚的规矩也汉化不少。
正式下聘之后,大福晋的身份就彻底定了下来,再有什么变故也不会更改,之后的事情就不用胤禔管了,福晋的妆奁由娘家送来
,他只要等着成婚当天迎娶就完事儿。
胤祈第一次见这种场面,比要成亲的大阿哥还要兴奋,闹着要去乾东所参加宴席,还要穿上最好看的新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