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景王(第3/4页)

谢间化是景王府中为数不多可以直接见到景王或见王的金甲营的首领之一。星王三王爷的精锐军是玄甲营,景王大王爷的精锐军是金甲营,谢间化是金甲营三名首领之一,负责金甲营的暗杀训练。

柳三金虽表面上镇静,心中却是惊愕不已,谢间化武功之高,是他生平所仅见,在他看来,放眼整个大夏,可以和谢间化一较高下的高手,寥寥无几,据他所知,上京城内也只有燕豪一人可以和谢间化相提并论,今日谢间化身受如此重伤,又是何人所为?

虽心中既惊骇又疑问重重,柳三金却还是保持了应有的风范,不该问的绝对不多问一句。也正是他的谨慎和小心,才让他既深得景王信任,又有惊无险地陪伴了景王十几年。都说伴君如伴虎,陪伴王爷又何尝不是?本朝王爷和前朝大不相同,前朝王爷多半有名无实,要么封地在外地,人不能留在京城,要么人在京城,只有王爷清贵之名,并无官职和实力。

大夏王爷,由于太祖传位于太宗时兄终弟及,朝堂多有议论,太宗立下规矩,善待太祖一支的后人。太宗时,太宗曾封太祖两位皇子为九千岁和八贤王。九千岁和八贤王可以手持太宗亲赐的金锏和尚方宝剑上殿,一时权倾朝野,连宰相也望风而拜,真正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好在九千岁和八贤王虽权倾一时,二人却谨小慎微,并未因大权在握而为所欲为,相反,还主持公道,力压奸臣权臣,赢得了不少清名。不过饶是如此,也有大臣对王爷身居要职并且干涉朝廷大事颇多非议,数次上书要求王爷只可富贵不可有权。不但太宗对此事压下不提,臻宗皇帝继位后,也是对所有上书王爷不可涉政之议一概置之不理。

到当今皇上即位之后,再提废弃诸位王爷权势之事便少之又少了,经三朝两代之后,王爷当权已成惯例。

柳三金对三王爷如今权势滔天,大有力压景王之势颇为不满。好在皇上英明,封了小王爷为见王,也算是对三王爷权倾朝野的压制。皇上膝下无子,柳三金相信见王是最好的继承皇位人选。若是见王当上了皇上,景王必会被封为太上皇,王府之中所有人等,也会因此鸡犬升天。

只是眼下形势还不太明朗,景王并未明显表露出要一争皇位之心,见王年纪尚小,又生性贪玩,对皇位似乎并不是很是在意,甚至前些日子还和三王爷府中的高见元、燕豪一起去缉拿杨砥,真是让人上愁。见王怎么就不动动脑子多想一想,三王爷如今是和他争夺皇位的最强有力对手,他还帮三王爷拿下杨砥,既帮了三王爷,又为自己树敌,是何其不明智之举。

更让柳三金不解的是,景王明知高见元和燕豪前来府中邀请小王爷一同前去捉拿杨砥,不怀好意,却并不阻拦小王爷,还直接放行,王爷到底意欲何为?

不解归不解,柳三金不敢也不会多问一句,他相信王爷自有长远谋算,不会任由三王爷一步步坐大,更不会放任三王爷利用小王爷。

谢间化最近在外奔忙,究竟在做些什么事情,柳三金并不清楚。不过大概也能猜到一二,作为王爷最信任的手下之一,谢间化所做的事情,必定是王爷正在谋划的大事。不过……谢间化受伤如此严重,岂非说明王爷所谋之事,严重受阻?

柳三金一时想得多了,心里七上八下,正好手下孙西敢迎面走来,他立刻吩咐说道:“孙西敢,快请李先生前来秘室。”

孙西敢跟了柳三金多年,知道柳三金遇事不慌的性格,见柳三金神色慌乱,声音都有几分颤抖了,知道事关重大,忙弯腰领命:“是,柳管家。李先生是在哪里?”

“王爷书房。”柳三金只匆忙交待了一句,脚下不停,继续搀扶谢间化前行,“赶紧请金大夫来秘室一趟。”

“是!”孙西敢不敢怠慢半分,当即朝王爷书房方向而去,先是穿过一个不大的庭院,又路经一方池塘,在池塘边有一处木屋,他推门进去,片刻之后出来,金大夫行色匆匆背着药箱朝秘室方向快步奔走。

孙西敢继续前行,又越过一个月亮门,是一个更为精巧雅致的小院。小院不大,恰如江南庭院般婉约小巧,三步一庭五步一景,加上种有十数棵高达十几丈的参天大树,小院中不但绿树成荫,凉风习习,还无比幽静,仿佛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