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第3/4页)
一个木架子一百来块钱,海绵和灯芯绒加起来不到二百,综合上企业运营的成本,木工的成本,一个沙发下来,成本居然不到三百五。
进入市场,如果卖到500-700这个区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要真说质量,咱们自己的做的那是实木的底子,而且厚实,海绵也是当初买来顶好的海绵,是很适合做沙发的那种,灯芯绒布料就更不用说了,比一般的布料都耐磨,而且看上去档次更高。
按照厂里面的库存数量,能够做出来大概一千来个沙发,先搬出成本来做做内购,再试试市场反响。
成本,跟外头卖的价格相差太多了。
这个数据如果还不够看,最后投入产出的数据就让朱厂长想都不敢想了。
范晓娟递上了一份报告,最后还谈到了愿景,以及产品的管理制度。
厂里面的落后跟混乱,主要因为几个因素的产生,第一是生产线滞后,厂里面没有模块化的生产线的概念,还在采用六七十年代的生产模式。
第二就是观念滞后,作为一个一线城市的服装厂,应该有洞悉时尚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就现在厂里的设计来说,都远远滞后于新型的民营厂,这也是导致厂里渐渐落后于时代的重要原因。
第三,没有专门的产品负责的制度,大家都是在吃大锅饭,谁也饿不着,职工也没什么上进心,产生内耗,像邓贵那样的人的出现绝对不是偶然,光吃饭不愿意干活,还挑事儿的职工,厂里不需要!
后面的话就比较远大了,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让国产货也发光发亮。
这念头进口的东西贵的要命,说到底也都是在国内生产出来,赚的都是国人的血汗钱。
如果能够打破国外产品在这个行业的垄断,在国营企业里树立起改革的标杆出来,云云……
朱厂长直接傻了眼,打破国外垄断这事儿他可不敢想,要是能把这十几万的海绵跟灯芯绒给处理掉,赶紧给工人把工资补发了,把春季新品的材料给采购了,他就真的阿弥陀佛了。
不过,小范这一席话讲得,他都有些热血沸腾了。
这几年厂子里的情况每况愈下,设计落后,生产力落后,成本居高不下,成了国营厂的通病,国企再也不是以前的金饭碗铁饭碗了。
要是再不改革,以后还是会陷入现在这种工资都发不出来的境地。
朱厂长叹息道:“度过了这一关,还不知道以后还有什么更艰难的地方,我老了,也快退休了,不知道以后的路要怎么走,但是我走之前不想把这样一个厂子交到下一个人手里,想想咱们以前进国营厂的时候。”
以前从纺织厂拿布料有多难,只有国营服装厂能拿到!
可现在呢,各行各业都成了开放性市场,国营厂也就失去了市场对其的保护。
范晓娟心里在咆哮。
老厂长还要缅怀以往,处理了这批布料,咱们还是会吃不上饭啊!
越聊越上头,等朱厂长说要离开的时候已经是十点半,送走了老厂长,范晓娟才看到时间已经很晚了。
孩子呢,孩子呢。
赶紧急吼吼的找孩子,一回头看见有人站在她身后,吓了一身冷汗。
是韩江啊,吓人呢么。
范晓娟的眼神一下子就被他吸引住了,走廊上,屋内的灯光打在他年轻的脸上,这大冬天的,他就穿了个羊毛衫,运动衣,好像天气再冷也冻不到他,年轻可真是好啊,让人变得帅气,让人身体充满了活力。
范晓娟要往屋里去看看孩子,韩江忙拦住她,粗粝的大手捏住她细腻柔滑的手腕子,激起来一层鸡皮疙瘩。
他的手暖烘烘的,像个移动的手炉子,男人刻意压低的声音像移动的低音炮:“刚刚才睡着,哄了好久非要妈妈,于是我又给她讲故事,谁知道越讲越兴奋,越发不肯睡。”
“你平常也这样哄呢。”男人觉得她很辛苦。
从白雪公主讲到了青蛙王子,从青蛙王子又讲到了灰姑娘,韩江自己都迷瞪了一会儿,这小家伙,才刚刚睡着。
那是因为是爸爸哄!
以前妈妈让她睡,还不是洗干净了乖乖就躺床上了。
外头开始下起雪来,一片片的鹅毛大雪,今年又是一个冷冬,小院里现在还没供暖,屋子里面凉飕飕的,两人走到厨房里,这里就更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