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第2/3页)

独孤默:“……”

加班狂人独孤默不是很能理解姜不语睡不到懒觉的惆怅。

他离开刑部几个月,同僚终于能够过上正常的生活,下值相约出去喝个小酒听个曲子,见缝插针在下午忙乱的时候吃个点心喝个茶,一起聊聊朝廷内外的八卦,日子不知道多有滋味。唯独刑部尚书田滨日渐思念侍郎大人在时部里干劲十足的风气,巴不得他早点回来。

独孤默还不知道自己给刑部同僚带来的巨大心灵创伤,却跑来江南祸害姜不语。

姜不语想也知道这道旨意的由来,定然是独孤默在皇帝面前提及了她,恐怕原意还是替自己鸣不平,想要让皇帝看到她的功劳,可是对于她来说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她并不在乎。

世子奋力把自己从一摊烂泥的状态拯救起来,搂过美男子在他唇上轻咂了一口,感叹道:“总算与美人共事,可稍解公事疲累!”

“……”美人默默自省,并乖巧揽住了她的腰肢。

听说姜不语恢复身份,最高兴的莫过于姜岚一家,还有她身边的人。

姜岚听说此事高兴之极,原本准备为姜不语设宴庆贺,不过世子再不愿意干活,领了圣旨就不能懈怠,接旨的第二日便带着龙虎营的人抓了织造局一干太监,还抄了他们的家,顺手把洪内官的养子洪来喜一家也抓了起来——这位仗着养父的势也没少欺男霸女,侵占良田。

穆靖带人清点财物造册登记,独孤默领着准备返京被拦下来的钦差大人一起欣赏他们的劳动成果,并且在五日之内迅速清点完毕,由钦差押送回京。

钦差:“……”

果然独孤侍郎的办事效率一如既往,再加上姜世子锋利的刀保驾护航,恐怕江南道的官员们听到这两人亲至,都要瑟瑟发抖。

钦差出京一趟,押回来一大船财宝,户部尚书接收之后,再见到皇帝陛下眉眼也和顺了,也不闹腾着乞骸骨归乡了,还颇为期待的展望未来:“等到独孤大人跟姜世子回京之日,便是国库充裕之日。”

皇帝原本还念着早年洪内官陪伴的情谊,没想到接到穆靖的奏折才知道他贪污的具体数额,连同他纵容手底下太监们一起压榨织户,与地方官员分赃,不由勃然大怒,甚至还庆幸他死的及时:“若非有此命案,朕如何知道织造府可早非朕的织造府,而是沦为这帮蠹虫的敛财工具!”

消息传开之后,京中有人拍手叫好,有人与江南道的官员有勾连,顿时坐立不安。

无论京里的风雨如何,等降到江南的地头且得一些日子。

织造局新换了主事之人,过去的一切盘剥压榨之事统统取消,不止是卸下了许多织户脖子上的枷锁,连种桑养蚕的丝户们听说此后官府不再随意强制低价收购生丝,也是奔走相告,喜极而泣。

江南蚕丝织造业发达,原本应该是一派欣欣向荣之景,但随着织造府强力盘剥压榨织户,与民争利,竟逼的丝织业有凋零之象,穆靖上任之后强力切断了织造府与地方官府的勾连,乔智远是没胆子顶着姜世子的刀风前去阻拦,其余听到消息的人都暂时保持安静沉默,竟难得给了织户们喘息之机,假以时日想来丝织业兴旺为期不远矣。

织户们的日子渐渐好转,但苏州知府乔智远的日子可不好过。

洪内官的私帐里记录着苏州府级官员分赃的实帐,姜不语跟独孤默带着私帐上门讨教,直吓的乔智远抖如筛糠,跪地求饶。

“世子!大人!下官冤枉啊!下官……下官都是被迫的……”

独孤默使个眼色,颇有“关门放世子”之功效,姜不语心领神会,大马金刀坐在乔智远面前,态度说不出的亲切和暖,如果忽略了她架在乔智远脖子上的长剑,堪称劝降的典范。

世子亲切的说:“乔大人,织造府的帐目你也看到了,论罪早该抓你八百回了。不过呢,念在咱们相识一场,给你一条生路,就看你愿不愿意走了。”

乔智远在官场多年,所来往的都是正经的读书人,大家了不起争个脸红脖子粗,那还仅限于读书时候的同窗,自从当官之后他渐渐学会了媚上欺下,就算变脸之术练的纯熟,也及不上幽州出来的兵痞。

“哪……哪一条生路?”他好像中风说话不利落的老人,单个字往外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