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第2/3页)
姜不语喝得高兴,勾着他的肩膀侧耳听了片刻,实在分辨不出盈袖姑娘的琵琶,扯着嗓子朝船头喊:“船家靠近一点,也好让爷欣赏欣赏盈袖姑娘演奏的琵琶。”
少年郎们笑得东倒西歪,紧着催促七八分醉的吴易琨:“吴少,还不赶紧让你家船工靠过去?”
船工得令,忙向着湖中央最大最华丽的一艘画舫移了过去,吴易琨不胜酒力,船身移动之时不由自主便靠在了姜不语身上,乍一看倒好似他要窝进姜不语怀里去。
吴记画舫移过去的时候,盈袖姑娘一首曲子正弹到一半,齐天佑喝得半醉越发随心而为,扯着嗓子喊:“盈袖姑娘——”
随着两艘画舫越靠越近,都能看得清楚对面宴席之上坐着的人,吴记是一帮喝得半醉的少年郎,敢放开胆子喊盈袖的齐天佑长着一张略显稚气的圆脸,颊边还有两个梨涡,离得近了醉意更深,喊得更起劲,他不但自己喊还与姜不语勾肩搭背撺掇她喊:“姜兄快看,盈袖姑娘在对面——”
对面画舫之上可不止盈袖姑娘一个人,而其中一人听到“姜兄”字样,仿佛被什么牵动心神,下意识便瞧了过去,哪知一眼过去几乎不可置信,偏偏对面的姜不语左边与齐天佑勾肩搭背,右边还靠着个高瘦白净的吴易琨,只差把脖子扯出二里地:“哪个?哪个是盈袖姑娘?”
盈袖姑娘一曲未弹完便被寻香客追了上来,生怕惹了乔大人船上的贵客不喜,直吓的面色都白了,还不小心弹错了一个音。
好在乔大人身边的贵客此时心情比她还乱,压根没注意到她的失误之处,只是失神的盯着对面一船人,面色渐渐黑了起来,最后终于忍无可忍霍然起身,隔着船舷暴喝:“姜不语——”
乔智远:“……”
众官员:“……”
若非姜大爷向来艺高人胆大,定力不凡,恐怕便要当哪个讨债鬼上门,说不定连酒杯都要被吓的丢出去了。她眯眼一瞧,还当自己眼神不好,再揉两下眼睛,对面站着的人还是一样眼熟,不由喃喃自语:“我今日……今日竟醉的这般厉害了?”
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她倒好,没睡着竟也做起梦来。
姜大爷下意识向柏润的方向伸手:“柏先生,快来扶……扶我一把……”还是回去赶紧睡,再喝下去得出丑了,万一秃噜出什么不该说的话。
柏润全程并未喝多少,而旁边的柳一平也醉的有些胡言乱语,他离得又近,即刻起身便来扶姜不语,未料得齐天佑是个固执性子,非要扯着姜不语介绍她与盈袖认识:“姜兄别走啊,那不是……那不是盈袖姑娘吗?”
吴易琨被按着灌酒的时候姜大爷也掺和了一脚,此刻哪里会允许姜大爷提前离席,他抱着姜不语的另外一只胳膊死活不肯撒手:“不行不行!今夜一醉方休!不醉不归!”
对面画舫,独孤默额头青筋突突直跳——不怪他写了那么多封信都得不到只言片语的回音,原来她乐不思蜀,竟已经养了一船俊秀少年郎左拥右抱了?
“姜不语——”侍郎大人不但脸黑了,连握着船舷的双手手背之上青筋都浮了起来,明明片刻之前还是高峻难近的玉人,此刻却面色铁青双目喷火似乎要扑过去咬人。
乔智远:“贤弟也认识无为车行的姜老板?”
他原本还想为姜不语请功,顺便为自己刷一番政绩,好让上面的人知道自己领导有方,平定了燕子荡的水匪,说不得升迁有望。
谁知还没提起这桩事体,侍郎大人便遇上了姜不语,而且看模样两人梁子结的还不浅,指名道姓叫了出来,在苏州府的地界上他自然要为侍郎大人出气了。
“来人哪,把对面画舫的姜不语抓过来!”
乔大人的护卫执行力不错,也顾不得这位一个多月前刚刚立下了剿匪大功,便要将对面画舫拖过来捉人。
姜不语终于彻底清醒了,一脸呆滞的瞪着对面独孤默,还有他身后千娇百媚的美人儿们——感情不是自己喝醉了作梦,而是独孤大人当真来苏州府,而且相陪的还是苏州知府?
“京里来的贵客?”她想起吴易琨道歉时的话:“为了宴请京里来的贵客,满湖美人全都可着一个人采摘?”
阁老府里的长公子,也确实有资本令苏州知府奉若上宾,陪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