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一课(第3/4页)

这真的是奇了。

如果钱嬷嬷说出自己的疑惑。

应千云就会回答。

习武之人,没办法的。

应千云行礼的姿势一点没错。

但是她和其他人行礼的区别就是。

她能紧接由这个姿势,攻击眼前的目标或者形成最好的防御。

多门武学融会贯通至大成的境界。

她的任何动作,都不是招式,却能形成招式。

钱嬷嬷没有说出自己的疑惑。

仅仅是感觉上的一丝不对,根本不能挑应千云的刺。

那本就极其细微的怪异感,在多看几次之后,也会逐渐消弭在熟悉之中。

于是又顺便检查了应千云的走路和坐姿。

依旧是完美的动作和姿态。

就像是最标准的画像。

分毫不差。

钱嬷嬷看着有点啧啧称奇。

看来这个庶女真的如同崔氏说言,所图甚大。

不然绝对不会下如此苦工,把仪态练到这个地步。

那两个教她的嬷嬷也是功劳不小。

“三小姐的步伐轻盈柔美,坐姿优雅端庄,老身没有什么可指点的。”

这位钱嬷嬷并没有选择鸡蛋里挑骨头。

反而是大家的夸赞了一番。

把应千云捧上天。

夸她懂事,刻苦,努力。

若是没有这份上进的心。

是练不出如此的仪态端方的。

不仅仅夸她,还把展、赵两位嬷嬷夸了一遍。

正式她们十多年的努力和督促,才有应千云的如今。

在旁边当壁花的小露回忆起了自家小姐学礼仪的时候。

武者本就对自己的身体控制极其强悍。

小姐为了更快学会所有仪态,还把所有动作连起来编成了一套武功。

十多年的努力?

大概也就两三天吧。

不过这三天也是在练武十多年的基础上才能达成的。

也不算说错。

钱嬷嬷用词并没有多华丽,却夸得真心实意。

夸了整体还不忘记夸细节。

甚至还类比了应家其他姑娘。

夸到应千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差一点以为这位嬷嬷忘记了谁给她开的工资,背刺了崔氏。

事实证明,钱嬷嬷完全对得起给她发工资的人的嘱托。

在台子已经搭得够高的情况下。

恭恭敬敬的请应千云走到高台上。

然后把梯子抽了。

钱嬷嬷身后的丫头端上来了两个小茶杯。

里面斟茶了七分满的清水。

教学工具已经出现了。

“三小姐的茶礼不用考校就知道,定是无可挑剔的。”

“然而,三小姐情况特殊,仅仅是如此标准的礼仪是没有用的。出彩,出新,与众不同,才能有所作用,否则只能泯然众人了。”

这是实话,应千云这个半路插队的,一直不在各家相看儿媳的选择中。

你若没点亮眼的地方。

谁会多看你?

“行走坐卧不宜轻改,否则邯郸学步之下反而不伦不类。所以……我们便从这儿开始。”

用眼神示意眼前的小茶杯。

“今日,老身教三小姐如今京中流行全新的端茶姿势。”

钱嬷嬷稳稳的拿起了面前的小茶杯。

一边展示自己的动作细节。

一边苦口婆心的开始劝说。

把【我是为了你好】写在脸上。

“若是旁人依旧用旧礼,倒也是无妨,可三小姐毕竟是刚回京的,多少双眼睛看着呢。您身份上也差了一些。要打入京城闺秀们的圈子中,要格外用心才是。”

【你是庶出,你没得选择。】

身份上的弱势,本就会遭遇更多的挑刺。

别人不赶潮流,那是恪守本心。

你不会新花样,那就是土包子。

“况且,不仅仅是为了小姐您自己。若是您学的好,不仅仅是老爷、夫人、哪怕是教导过您的嬷嬷也是脸上有光。不然,恐怕老爷会怪罪她们没有照顾好小姐。”

一层层的压力给你堆上来。

你不仅仅是为你,还得为了你的属下。

“先生说得是。”

面对重重压力。

应千云的脸上依旧是鹌鹑一样的柔顺。

钱嬷嬷却不信她表里如一。

嗯……她也的确不是。

应千云跟着钱嬷嬷的动作重新端起茶杯。

实际上两个动作并没有差很多。

只是手指的位置略有差异。

新动作比原来的动作多了一分娇媚感,更适合年轻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