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5/7页)

太后权倾朝堂,裴家动用全府势力去办事,还不如太后动动嘴皮子。

丢了西瓜捡芝麻是最不明智的决定。

青竹说不出话来,思量一番后,还是决定告诉皇后,“曾经有个宫妃去勾。引太后,最后被打死了。”

裴瑶听得心口一跳,“你亲眼所见?”

青竹摇首,“是哀帝年间的事情,奴没有亲耳听见,就是听了一耳朵。”

“那就不是真的,我今日还看见太后救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她并非心狠手辣的人。”裴瑶替太后解释,她相信太后并非恶毒的女子,相反,她当是善良的。

比起那些只知砍杀刺客不知救人的御林军好过许多。

裴瑶没再搭理青竹,也不给她解释,世人多耳听而实,一个一个去解释,得要累死。

时辰不早,裴瑶梳洗过后,舒服地躺在榻上,若湘也跟着退了出去。

裴瑶忽而想起一事,又召了青竹过来,“你可晓得太后的来历?”

“太后……”青竹神色微变,见皇后迫切想知晓,就倒了杯茶水给她,自己轻声开口:“太后是国师举荐过来的女子,并无根基。”

“并无根基……”裴瑶瞪大了眼睛,大汉女子尊贵是来自母族。她能成为皇后,也是因为祖父是太傅,而太后竟没有根基。

等级森严,若无根基,断然见不到圣颜。

青竹给皇后解释:“惠明陛下早就沉迷丹药,丹药一事本就虚虚实实,国师说太后有助于他炼丹,因此,太后便入宫伴驾。”

有助于炼丹?裴瑶脑子里乱糟糟的,人怎么助于炼丹?

难不成用血肉?

裴瑶陡然一惊,想起太后的血能解毒,莫非真的有这奇效?

“那后来呢?”

“太后一入宫就被封为皇后,伴随惠明陛下,而惠明陛下早就不理政,朝堂大事都由太后处理,这些都是惠明陛下应准的。朝臣就算有异议,惠明陛下也信任太后。夫妻之间,感情甚好。”

裴瑶捂着脑袋,五官都皱在了一起,想来也是,没有惠明陛下的支持,太后也不会成长得这么快。

“也就是说无人知晓太后来自于哪里?”裴瑶提出疑问。

“国师知晓。”青竹道。

裴瑶想起那个不男不女的百里沭,挑眉一笑,“明日你请国师来。”

青竹应声,“时辰不早,娘娘休息吧。”

裴瑶这才安心躺下,临睡前想起百里沭那张讨厌的脸,不知怎地,睡得格外香。

翌日清晨,青竹去传话,百里沭来的也快,穿着一身月白色的袍服,身形飘逸,慢悠悠地跨进殿。

裴瑶还在吃早膳,看她一眼,夹起虾饺吃,百里沭提醒道:“娘娘伺候菩萨多年,习惯吃荤了吗?”

“青竹,拿块布来,将国师的嘴巴堵上,本宫想安静的吃早膳。”裴瑶冷笑道。

百里沭急忙摆手,“娘娘莫动怒,臣这就闭上嘴巴。”

裴瑶这才饶过她,自己慢条斯理地吃早膳。早膳很丰盛,虾饺、肉糜粥、鸡丝汤面等,还有些精致的小点心。

裴瑶胃口大,能将桌上的膳食都吃完,她历来性子慢,又存着让百里沭等的心思,便慢慢地吃。

足足吃了一个时辰,吃过后,青竹端了茶来漱口,这才算结束。

国师已然目瞪口呆,小皇后凭一己之力清空一桌子食物?

“本宫请国师过来,想问国师一事。”裴瑶擦了擦自己的嘴巴,抬眸看着神色不自然的百里沭。

百里沭从惊愕中回神,忙揖礼道:“皇后请问。”

“太后家乡在哪里?”裴瑶委婉问话,实不相瞒,她连太后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

“皇后娘娘想知道,不如去问太后,作何来问臣?”百里沭道。

“本宫想为太后准备礼,自然不能去问太后,国师为何不说,难不成这还是秘密?”裴瑶故意瞪大眼睛,小手在自己的脖子上摸了摸,示意国师不说就砍了脑袋。

百里沭缩了缩脑袋,“娘娘可听过一猴子的故事?”

裴瑶:“国师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

百里沭:“您错了,太后娘娘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

裴瑶:“本宫今年十七了,不是七岁,国师这是糊弄孩子?”

百里沭:“娘娘,您让臣说的,您又不信。”

裴瑶没有立即说话,反而将百里沭上下打量一眼,百里沭的身材很好,骨肉均匀,就是胸口处平了些。可惜了,难怪没有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