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清末之吾辈爱自由(61)(第3/5页)

他们说:“我们期待《守夜人日报》飞过的地方,华人都可以挺胸抬头站起来。”

于是,在1878年的冬天,诞生了未来的全美华人报业集团雏形,最初的创造者们齐聚一堂,集思广益,共绘宏伟蓝图。

然后,在1879年的春天,严冬的凛冽还未褪去,顽强破开冻土、在寒风里迎风招展的嫩草小花们开遍了美国大江南北,和它们一同出现的,还有一家华人报社。

这个哈特福德的地方报社,伴随着温凉的春风,如草种般在全美各州生根发芽,它来时悄无声息,可是它引发的动荡却经久不息,足足可以持续一百多年。

在美利坚的洋人们还没察觉到突然多出来的几十家守夜人分社时,这个传说中的华人报业集团成立的消息就一传十,十传百,在华人圈子里彻底传扬开来,成为整个华人圈子里的大新闻。

华人们都津津乐道的提及了这件事,对《守夜人日报》的未来充满憧憬。

华康顾不得做生意,和同乡缩在柜台后面窃窃私语。

同乡小声问华康:“守夜人对华人开放了股权,你买股了吗?”

华康也同样低声道:“我花了20美元买了10股,也没多少钱,就是图个心意,就算赔进去我一分钱也得不着,我也高兴。”

同乡脸上带着兴奋的红晕,低声道:“谁不是呢?我也快乐疯了,我们华人的报纸啊!说出去多气派!我们也总算扬眉吐气一回!”

华康问同乡,“你知道《守夜人日报》在洛杉矶的分社在哪里吗?我想去看看,说不定还能要到几个作者签名。”

同乡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他安慰华康,“等报纸发行后,我们自然就能从报纸上知道地址了。”

“所以,报纸什么时候发行呢?”

两个人面面相觑,均从对方眼里发现了同样的困惑和焦虑。

而在乐景波士顿的总部办公室里,也同样响起了同样的疑问。

“颜,你觉得3月10号发行报纸怎么样?”哈利对坐在办公桌上悠然翻书的乐景说:“我已经联系好了全美各大报刊给我们做宣传。”

难得没有课,乐景却没有放下书,津津有味地翻看着他自学校图书馆里借来的《共产党宣言》。

这是德语原版书。

放在后世,一本书怕是要溢价几百倍。

能在哈佛大学的图书馆里发现这本书对于乐景来说也是个意外之喜,该说哈佛大学不愧是美国最古老的大学吗?图书馆藏书之丰富,种类之齐全让乐景大开眼界。

所以虽然乐景的德语只能算的上一般,此时还是磕磕盼盼的开始阅读起这本原版书起来。

他打定主意接下来要用功学习德语,在结合上辈子的记忆基础上,将这本德语书翻译成汉语带回国内。

此时面对哈利的疑问,乐景终于想起了正事,恋恋不舍地从书上抬起头,集中精力认真想了想,然后一本正经回答:“3月10号不好,选在9号吧。”

哈利有点糊涂了,“怎么不好了?”

乐景高深莫测地看了哈利一眼,摇头叹息道:“说了你也不懂。”

哈利也彻底被勾起了好奇心,执拗问道:“你不说我怎么能懂?”

乐景难得迷信一回:“因为根据我们华人的老黄历记载,3月9号这一天宜开市、交易和纳财。”乐景本以为他是坚定地唯物主义者,没想到事到临头,他也开始迷信玄学起来。

因为接下来将是华人报业集团的第一战,对整体华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集团业务不能顺利开展,从而导致新公司破产的话,那么对于全体华人来说都将是致命的打击,好不容易凝聚在一起的华人很有可能会再次变成一股散沙。

所以这个挑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在巨大的压力下,即便是乐景,也忍不住开始想相信玄学。

哈利立刻被说服了。

甭管东西方,人类大抵都有点迷信,愿意相信一点好兆头和玄学。

哈利身为不那么虔诚的基督徒,比乐景迷信多了!

“那就3月9号发行!”他擦了擦额角的汗水,自我安慰道:“这是你们华人的报纸,当然要按照你们华人的规矩来发行,选在9号那天,一定可以大卖的!”

乐景低下头,强迫自己把精力投入手中的德语书上,小心翻了一页,心不在焉地说道:“但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