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第3/4页)

萧负雪深深望了穆明珠一眼,轻声道:“敢问陛下这些是从何学来?”

他不记得自己曾教导过新君这些心术。

穆明珠挪开视线,看向窗外的晚霞,一笑道:“大约是天赋异禀,与生俱来的吧。”

萧负雪不知为何,却觉眼前女孩的面容,与当初公主府长廊下对他笑语“尽掌天下之兵”的女孩面容,渐渐模糊重叠起来。

如今她已尽掌天下之兵,初心尚在否?

穆明珠回过头来,看一眼还在的萧负雪,随口道:“右相还有事奏?”

萧负雪恍惚回神,低声道:“没……”他问不出口,只能退下。

而萧负雪才退下,少府李思清又至,却是送上了秦州的急报。

原来梁国虽然退兵,但他们是因为战争持久、夏收与秋收到来,才不得不退兵,并不是被大周士卒驱赶离开。所以如今到了冬日,边境又有梁国兵马小股南下、劫掠扫荡。而原本分明的国界线,现下在梁国蓄意的推动下,在一些关键节点都在南移。在边界线南边的大周百姓,常被侵袭掳掠,甚至有丧命者。

边关小股战乱之事还未解决,湘州报水患的奏折又送到了穆明珠案头。

穆明珠在思政殿偏殿,不断见人议事,连用晚膳的时间都没有,至晚间又见了文学馆的博学之士,暗中选定来年春天的考试出卷人。

如此一番忙乱,等所有人退下,已是夜晚,穆明珠坐在偏殿中,像此前半年的每个夜晚一样,批阅着还没有解决的奏章——每一本都代表着一处地方成千上百、甚至数以万计百姓的生活。

她批阅奏章的时候,樱红与碧鸢也不敢来打扰。

樱红守在偏殿门边,碧鸢则悄悄回小殿取大氅、备着皇帝晚间归来。

齐云沐浴过后,在小殿寝室已经静静等候了一整个下午与晚上。他听到院中脚步声,先是神色一动,不等转头看去,已知来人不是穆明珠,还未展开的欣喜便淡下去,却见碧鸢匆匆入内。

他犹豫了一瞬,望了一眼夜空中的月牙,终是起身走到外间来,见碧鸢抱了大氅要走,低声道:“陛下要回来了吗?”

碧鸢不妨里间走出人来,吓了一跳,继而反应过来是驸马,垂首道:“奴不晓得。陛下有时忙起来,在前面一夜不归也是有的。”

齐云想去前面见穆明珠,却不知道这样做是否合适。

碧鸢回完话,等了一息,不见驸马开口,便又道:“奴往前面去了。”

齐云又道:“从前陛下宿在前面……”他话只说了一半,便觉不该再问下去,抿了抿唇,淡声道:“你去吧。”

碧鸢不好猜测他的用意,抱了大氅匆匆而出,到了偏殿外,便招手要樱红出来,低声把方才的事情告诉了她。

樱红眼珠一转,比了个“嘘”的手势。

她们是陛下的宫人,没道理跟旁人说陛下的起居行踪,哪怕是驸马也不成。

至于陛下要不要主动对驸马说,那就要看陛下的心意了。

穆明珠一直忙到子时,才算是把当日的奏章批完,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打了个呵欠。

若是在从前,她就不耐烦往后面跑,索性在偏殿宿下了。

此时她揉着眼睛,忽然想起齐云来,一下子从小榻上站起来,起得猛了眼前一黑,好在扶着案几撑住了,便出了偏殿,一面由碧鸢披上大氅,一面问道:“驸马呢?”

樱红笑道:“驸马还在小殿。”

“睡了不曾?”穆明珠一面问着,一面匆匆往后走。

她才走到思政殿的后堂,还没有跨入院中,就见原本站在松柏下的少年已快步迎上来。

他眼睛亮晶晶的,不知已经等了多久。

穆明珠笑道:“好巧,我刚好回来。”她习惯性地去牵齐云的手,却摸到一片冰凉,便知他在院中等候已不是一刻两刻。

齐云意识到自己手凉,下意识往回抽。

他不清楚自己是否可以去前面见皇帝,思来想去,便在院中等候,这样只要她转入思政殿后堂,他便能第一眼望到。

穆明珠握紧了他的手,已经走到松柏下,便止住脚步,捧了他发凉的手,给他哈气取暖。

怪她,从前半年都是这么忙过来的,今日一忙起来,便如从前一样、什么都顾不上了。

竟是忘了,今日的她是有人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