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第4/7页)

身边人潮滚滚,穆明珠犹豫了一瞬,对萧负雪道:“本殿去更衣,稍后再来。”便往偏殿无人处而去,打开手心,见果然是一张纸条,纸条中原本藏着的一朵红梅、已经有些变了形状,却还是红艳艳的。

她慢慢展开那纸条,上面炭笔写就的字,一个又一个展露出来。

“臣、想……”穆明珠心中默念,不知为何,心跳也有些快了,“见殿下。”

臣想见殿下。

穆明珠仔细又看了一遍,便把纸条与梅花都收在随身的荷包中,不能让母皇等候,转身出了偏殿,快步往思政殿而去。

思政殿中,群臣就位,只皇帝还未归来。

穆明珠一步跨入殿门内,就见守在门内的少年抬眸向她看来。

此时众臣都转身看她,少年混在其中、举动并不算出格。

穆明珠却觉少年眸中好似含着脉脉水光,当着众人的面怎好如此勾人?她目光扫过众人,落在少年面上时,又暗暗瞪了一眼,示意他收敛些——也不知他究竟懂了没有,一双黑嗔嗔的眸子却愈发亮起来。

穆明珠在左首坐下之后,皇帝穆桢也姗姗而来。

穆明珠与周眈起身,群臣恭迎。

站在第一列的臣子,在萧负雪、赵诚、杨太尉之外,又多了新请来的辛侍郎。

皇帝穆桢道:“公主要问什么?人已经到了。”

穆明珠缓步至于辛侍郎面前,打量着这个年近古稀的老臣,缓缓问道:“敢问当初辛大人出仕,是由何人举荐?”

辛侍郎在府邸之中,忽闻宫中传召,喘息未定,就听公主问了这么一个问题,彷徨左右四顾,不知她用意为何。

穆明珠一笑,道:“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吗?”

辛侍郎平复着喘息,苍声道:“老臣当年出仕,乃是谢太傅举荐。”

他口中的谢太傅,却并不是谢钧,而是谢钧的祖父——曾经一度做过太

祖岳丈的那位太傅。

穆明珠点一点头,转向上首,铿锵有力道:“母皇,女臣要问的,便是这些;女臣要说的,也是这些。再不会多一个字了。”

群臣莫名所以,议论纷纷。

萧负雪却心中一跳,扭头向穆明珠看去。

从他站的角度,只能看到女孩洁白无瑕的侧脸、却看不完整她任何的神色。

他忍不住摩挲着右手手腕,止住那并不存在的幻痛——是他多心了吧。

朝中都是人精,在短暂的混乱议论之中,很快有人理顺了穆明珠暗指的逻辑。

站在前排的大鸿胪郝礼第一个跳了出来,他也是须发俱白,年过花甲,掌管四方小国、乃至于各地藩王之事,此时怒气冲冲站出来,对穆明珠道:“公主殿下这是什么意思?老臣也是当年老谢太傅举荐出仕的,那又如何?公主殿下难以自辩,便要把这脏水往谢氏身上泼吗?当初受谢氏恩惠的人,还未死绝,却不能看公主殿下如此行事!”

穆明珠垂眸一哂,谢钧一方藏着的人,又自爆了一个。

她仍是冲着上首,并不理睬那大鸿胪郝礼,对母皇再度道:“女臣要说的,都已经说完了。”

当下这一团浑水似的众臣,她不能陷入其中。

她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坐在上首的母皇。

早在她刚从扬州回来、去往雍州之前,便曾半真半假告密过谢钧与歧王周睿密谋之事。

现下众臣怎么想是其次的,她最重要的乃是要唤醒母皇对谢钧、对歧王周睿的疑心。

皇帝穆桢终于开口,不知是否从乱象中看到了她所需要的,只是简单道:“此事待朕思量过后,再做定夺。”她点了几个身有要事的大臣,要他们随着往侧间去议朝中需要尽快决断的细务。

杨太尉忽然开口,道:“公主殿下久病初愈,又受了这等刺激。接下来这段时间,似乎还是在府中静养为好。如此,于公主殿下,可以保重玉体。于大周四境,也可稍平纷争。”

拆去话术的包装,他的意思就是要穆明珠近期不要抛头露面了,免得给众藩王火上浇油。

皇帝穆桢默了一默,道:“可。”

穆明珠立在龙椅所在的高台之下,把头压得极低,因而无人看到她因恼怒而胀红的脸。

待到皇帝离开,群臣散去,穆明珠也已经面色如常,与特意等候的萧负雪缓步走过殿门时,瞥了一眼门边的少年,状若无意道:“我府中养了一只猫,近几日不见了。今夜倒是不好关窗,万一它来了,却给关在窗外岂不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