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例假推迟了好几天(第4/5页)

演出结束,沈苒和这个特殊的家庭见面,朵拉用英语和沈苒打招呼,除了长相,举手投足之间完全是白人小孩的样子。

得知沈苒可能知道朵拉亲生父母的状况,这对荷兰的养父母都有些兴奋,“哇哦,竟然这么快就有消息了?这一定是上帝的安排!”

第二天,沈苒去接于姐。

小李老师临盆在即,于姐有些好奇沈苒到底找她为了什么。

小胡和沈苒相处几年下来,对她的性子已经非常了解,他完全能够看得出来,沈苒这会儿非常郑重,肯定是有特别重要的事情。

在小胡和小李老师的催促下,于姐急急地跟沈苒出门。

车停在交响乐团下榻的酒店,沈苒才把来龙去脉告诉于姐。

听完,于姐的反应和沈苒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她非常冷静地问沈苒说:“苒苒,你的意思是,我的女儿现在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小提琴演奏的小表演家?”

沈苒点头,“她的养父母是荷兰乃至欧洲都很知名的艺术家,回头我把昨天她表演的录像给你看。”

“好呀……挺好的。这就足够了……要不还是不见了吧……我冒然出现,会影响他们的感情吧……其实挺没必要的……虽然说我生了她,但是她一口奶都没喝过我的,养育之恩远远大于生育之恩。”于姐越说,语气越来越坚定。

于姐朴素的观念中,她的出现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困扰。还有孩子的养父母,可能我心里会有想法。

沈苒耐心地跟于姐解释西方人的观点和东方人在某种程度上的差异。

听完后,于姐又有些紧张地问:“真的吗?我和孩子见面,真的不会影响她和养父母之间的感情?”

“真的!就是她的养父母想借这次机会,来帮孩子找找她的根在哪里。再说了,没有经过亲子鉴定,暂时也不能确定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最终,于姐下车跟沈苒一起进了酒店。

另外一边,宋大嫂已经先于沈苒她们见过朵拉和她的养父母,告诉他们朵拉当年被遗弃的经过。

听完,朵拉的母亲有些难过地说:“真是一个可怜的母亲,希望她以后能幸福。”

朵拉吸了吸鼻子,“上帝原来还是爱我的,至少我的亲生母亲没有想过要抛弃我。”

于姐进门的那一刻,荷兰的夫妻异口同声地说:“上帝呀,朵拉和她可真像。”

原本荷兰的艺术家夫妻说今天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先去做一个亲子鉴定,但是见到于姐后,他们就坚定地说这是上帝的安排,是上帝赐给女儿的惊喜。

出乎意料,于姐竟然能够用英语和朵拉他们做简单的交流。

看到大家诧异的眼神,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之前得知孩子可能被国外的爱心人士收养,我就开始学习英语,小李老师家里有英语词典,她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平时给我当英语老师。没想到这么快就用上了……”

看着他们交流的场面,宋大姐忍不住小声地和沈苒感慨说:“小于真不错!她非常得体大方,以后这个家庭应该会和她常来常往。”

“是呀!应该算是一个美满的结局。”

宋大嫂用“你还是太年轻”的眼神看着沈苒,“那可不一定!那个所谓的亲生父亲,可不是一个省油的灯!”

事实证明,沈大嫂确实是对的。

因为事先没有想到能够这么快就找到朵拉的母亲,所以来华演出的计划发布后,接受华国记者采访时,艺术家夫妻俩提到给女儿找亲生父母的事情。

记者当然会跟进朵拉找亲生父母的进度。

得知朵拉就是之前媒体上轰轰烈烈地报导过的女婴,大家都非常意外,纷纷抢先发表新闻。

就这样,于姐的前夫也得知了这个消息,他积极地接受记者采访,表示当年的事情他也没办法做主,错的都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希望女儿能够给个机会,让他去荷兰给她当面道歉。

朵拉的养父母已经带着女儿回国,回到了相对单纯的环境中,每个星期和于姐通一次电话。至于那个所谓的亲生父亲,朵拉并没有任何联系。

沈苒刚办理完研究生的入学手续,正准备和本科同寝室的好朋友一起聚一聚,就接到通知,小胡哥马上要当爹了。

赶到医院,小李老师竟然还没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