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以夷以制夷(第6/7页)
程永宜分析得不错,他这一张脸太特别,定能叫人印象深刻,若是踏入他国之境,为他人所记下这张脸,并不是一件好事。
而且,周屈并不精通武艺,保护自己都成问题。远行可是要穿过胡人之地的,这种情况下如何行事就值得讨论了。
萧宁颇是惊讶,“远行在外,不通语言,甚至此行凶险万分,或许终此一生你们都未必能回得来,你依然要去吗?”
和周屈不同,周屈打从考虑到这个问题开始,便知道他所面临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环境;程永宜不一样。年轻的少年,他甚至不知道将要面临的究竟是什么。是凭一口气支撑到现在,亦或是经过深思熟虑,萧宁亦想知道。
“殿下莫不是忘了,末将原不过是一个乞丐出生。若没有陛下和殿下教导,绝无末将今日。末将定为陛下和殿下,走出一条路,从此叫天下无人再敢犯我大昌。”程永宜明了萧宁话中何意,亦清楚的知道,在萧宁的心里,究竟这条开拓通于他国的路有多重要。
不仅仅是眼前,更是影响后世!
程永宜想,他要为他们父女走出这条路。必让大昌的天下如他们父女所愿,太平安乐,无人敢犯!
萧宁再一次望着程永宜,有些意外!
她还当程永宜是当年跟在她身边,听她讲史书,讲谋略,讲兵法的那个人,却不知他经过一年年的历练,早已不是当初的那个一无所知,更不能明白萧宁理想的那个人。
“望殿下准许。”程永宜恳请,神色凝重,绝无半分玩笑之意。
“此事非我一人可决定。”这可是大事,萧宁纵然再有打算,亦不代表她可以一人做决定。
程永宜抬眼看了萧宁,若是萧宁点头,陈明其中的利害,朝廷上,萧谌能不同意此事?
为长远而谋划,非争一朝一夕,更不是为了战争而谋。恰恰相反,他们要的是不战。
战事不休,朝廷动乱,百姓不宁,令百姓朝不保夕,性命垂危,这是小事?
萧宁和萧谌这对父女,满心念的都是这天下能太平,百姓可以安居乐业。程永宜见过太多的动乱,亦见过太多的争夺,他明了太平有多难。
“唯。”程永宜不再说话,总归为长远谋划,萧宁会心动,或许,在萧宁的心中,她早有此念。不过无此类之人,一直按捺不住,不动不说。
一个周屈加一个程永宜,文武结合,此一行的成功率增加了。
“周先生若愿意,我送周先生回朝,且请周先生在陛下和诸相前进策如何?”萧宁是了解这其中好处的人,不必周屈细说,她便知此策之妙。
朝廷不是由她一人做主的,萧谌的想法很重要,周屈得回去说服萧谌才成。
“某之幸也。”萧宁的心动一目了然,周屈亦知萧宁这样的人不会轻易落人口舌。
高高在上的那一位陛下虽然是她的生身父亲,她亦明这君臣之间该守的度。
有些事萧宁可以一人做主,有些事却是万万不能。
程永宜的视线落在萧宁的身上,似是在无声地询问萧宁要如何安置他。
“兖州事务你都交代完?军中的将士都知你的打算?你想好代替你之人?”萧宁这么几个问题一丢出来,且让程永宜想想,他该办的事他办好了吗?
程永宜立刻反应过来,他还是真有许多事没有办,要是想现在就走人,跟周屈一起回雍州,不可能。
“唯。”程永宜马上应下,一旁的孔义于此时举起手道:“殿下,我也要去。”
听了半天的孔义捉住重点:那就是,这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
他定要牢牢捉住,万不能错过。
萧宁眉头不断地跳动,“行,跟他们回雍州,何时陛下同意,你再一并去。”
这么的好说话,叫孔义一顿,总觉得陛下同意才是重点!
这要是陛下不同意,他会不会既不能离开大昌,就是再想到萧宁的跟前,这都成为奢望?
“要是陛下不同意,殿下能向陛下举荐我?或许让我再回到殿下的身边吗?”求生欲强的人,在这一刻想到了后果。
不管是哪一个,都少不了萧宁,他得先明确这一点,绝对不能出错。
萧宁一眼扫过他,似在无声地询问,你倒是样样都想占了。
“殿下方才说了,天下已定,我已错失良机,想同程将军一般早早上战场断不可能,可我也想建功立业,并不想让别人总说我靠我爹。殿下就给我这个机会吧。”孔义倒是个聪明乖觉的,懂得以子之矛,攻子之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