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周七娘示好(第6/7页)

周七娘若想向萧宁证明,或许她不如许多人一般,忠义仁孝。可她会成为朝廷最好的一把剑,一把能让萧宁,也能让朝廷得利的剑。

欧阳齐细想,依然没有想到,周七娘接下来还能做什么引起萧宁的注意?

“先生莫急,比起你来,周七娘可比你要急得多。明日可见分晓。”萧宁胸有成竹,越发叫欧阳齐好奇。

***

不出萧宁所料,第二日,周家上奏疏,请将家中良田、隐户尽都归于朝廷。

已然赶来的仪仗,宁琦再次负责一应奏疏,结果一看,眼睛都亮了。

“殿下,这周家如此知情知趣,实在难得。”宁琦说出了众人的心声。可不是吗?世族们哪一个舍得把到手的好处拱手让人的?

良田啊,这可有近万顷的良田。

“殿下,这世族真富,比起徐州的那些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宁琦怎么说也是跟秋渠和叶刺史混过的人,最是清楚知道徐州内世族究竟是有多富有。

这田地分下来,徐州的百姓皆是眉开眼笑。

就是萧宁在看到那么多的田地同样亦是欢喜无比,只道劫富济贫不过如是。

“不过,这样一来兖州内的其他世族,他们是跟着献还是不献?”宁琦感叹之后,更是想起最重要的一点。

一个世族出头要将他们家积攒的家业交出去,且说得甚是深明大义,是为朝廷,亦为天下百姓;要是别的世族不跟着做,是不是就显得他们的觉悟不够?

这觉悟不够的后果,大家都要想想,这在朝廷处落下什么样的印象。

是,他们世族不该看朝廷的脸色,毕竟一直以来都是朝廷看他们世族的脸色。可朝廷明面上不说,私下看到这么行事的周家,就不会想想他们这些人,就没有一个似周家的自觉。

自觉什么的听起来虽然叫人生气,但若没有对比,大家都是一样,只管捉住他们的家业,死也不给朝廷,便没有什么问题。

偏偏一个周家出了头,那就有了对比,若是叫朝廷在心里记下他们不作为,将来寻个机会对付他们,这才奇怪吧!

世族不至于没脑子,亦想到周家如此行事,完全就是在卖萧氏好,亦是坑了他们。

但这连家业都舍得,实在是大手笔。

跟朝廷杠是不成,他们谁敢跑到萧宁的跟前去,同萧宁说几句话,发表意见的说他们不想跟周家一样,更不愿意叫朝廷压着?

兖州世族不能跟萧宁他们算账,这不是还有一个周家吗?

要不是周家闹出这事儿,他们至于为难?至于纠结?

寻上周家的人,确实是想找周家的麻烦,偏出来见客的是周七娘。

周七娘在面对质问时,仅是反问:“我周家做事,需得各位同意?”

各家的事,哪一个不是由自家做主的,何时轮得到旁人指手划脚?

“既然我周家的事我周家能做主,我周家如何同朝廷示好,那也是我周家自己的事,何时轮得到诸位说三道四?”一看人答不上来,周七娘更不客气了,只管问他们,是不是还想继续指手画脚?

“你......”周七娘话说得不客气,理也是那么个理。但如此狂妄,未免目中无人。

“今日周家行事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来日,来日周家出事,也别想寻我们。”无奈之下,有人放了狠话,且让周七娘好自为之些,别总以为自己了不起。

“阁下说的才是天大的笑话吧。常言有云,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连夫妻尚且如此,阁下各家皆有所图,若是我周家来日当真犯了陛下,犯了朝廷,诸位不落井下石已然是手下留情。指望阁下对周家施以援手,白日做梦。”

周七娘毫不留情地揭露,他们一向有利可共谋,遇危难时却从来不可共患难的事实。

也正是因为如此,周七娘只会考虑周家自己,断然不会去多想,究竟他们世族能不能同声同气,再创世族的辉煌。

周七娘既然见识了萧宁的厉害,亦知这一位公主只怕比起传闻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面对这样的人物,乖乖的为她所用都是王道。想跟她对着干,或是想代陛下教训她,最后不知是谁教训的谁。

“你,周家何时轮得到你来说话了,快去请你父亲出来。”被周七娘脸皮都要撕下来了,如何能受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