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冒名顶替者(第5/7页)

“后来我就想,若是代理,上面的笔迹并不相同。我将所有衙内的公文全部翻找出来,确实不是马县令的笔迹,但潘先生本就有助县令办事的职责所在,就算笔迹不是马县令的,亦不能说明什么。”

宁琦一样样去尝试,面对一个据不承认自己不作为的县令,若寻不到真凭实据,想以此定罪,自来的律法,疑罪从无。

萧宁很显然更想利用马县令,警示天下,让天下官员知道,无所作为的官员是何下场。

若不然,就凭马县令敢耽误春耕之罪,足以让他当不成这个县令。

“木娘子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他把马县令身边的人全都送来,其中竟然还有他的奴仆。”宁琦说起此,萧宁提醒,“奴告主,不可为证。”

宁琦哭笑不得,连忙解释道:“公主殿下,我记着。最重要的是从前一位小吏,因不满于马县令不作为,与马县令弃笔不愿再为吏,这一位留下了不少证据,更告诉我们一件大事,马县令他不识字。”

???萧宁绝想不到。

看到萧宁也露出惊愣的表情,可见此事换作何人都惊讶。

宁琦总算是吐了一口气,继续丢出另一则大消息,“随后,更得到一个叫人难以置信的消息,马县令是冒名顶替者。”

萧宁对这反转也是服了,问:“马县令的家人?”

“都是马县令成为县令后再娶的夫人。冒名顶替于人,为官三年,无所作为,他怕是也想不到有一天竟然会被人识破,暴露了他的身份。公主殿下以为此事如何?”宁琦作为一个亲自查出这些事的人,受到的震惊不亚于任何人。

萧宁沉下了脸,“此事,必要核查清楚。”

冒名顶替朝廷命官是死罪。马县令不是马县令,那么真正的马县令呢?

“已经派人去请马家的族人前来,他们之中自然是有识得原本马县令的人。”宁琦本以为查桩小案而已,不想这查着查着,小案变成了大案,出人意表。

木红娘于此时在外面喊道:“宁小琦,夸我的话能免则免,要不要跟我出去逛逛?我可还有不少好东西没有告诉你。”

看来方才宁琦和萧宁在屋内说的话,木红娘全听见了。

宁琦马上回应道:“去,我去。”

纵然宁琦是武将出身,从小算是见过不少世面,和木红娘这种老江湖相比,还是差得远了。

最近跟木红娘在外转悠,宁琦得以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自是乐意跟随在木红娘的身边。

正事说完,核查此案一事,并非一朝一夕可见,接下来只能是等待。

“去吧。”萧宁有她的事要办,一会儿秋渠要来见萧宁。两人就开荒修渠一事再作商量。

宁琦冲萧宁福福身,欢喜离去。

***

马县令的案子,本以为只是捉着一个不作为的县令,查到最后,竟然是冒名顶替,甚至当初的马县令更是为这假的马县令所杀,不仅是马县令自己,纵然是他的妻儿,一律亦惨遭毒手。

假马县令本是劫匪,杀人越货是常做的事,杀了马县令一家后,正好想金盆洗手的人,便拿了马县令的官牒印章前来县衙报到。

想想二十一世纪冒名顶替大考的事都大有人在,如今在这科技落后的年代,一应只认官牒印章,谁若拿到便可代之,萧宁亦考虑,是不是往后要多加一样?

即下达委任状,官牒印章,自该也弄些可以证明身份,但绝不会怠慢太多时间的事?

笔迹?亦或是中举文章,上任后核对笔迹,断其文。正好诏书送往各州县前,总要人跑一趟的,不如就加多一样,纵然未必能有太多的用处,能防着一个是一个。

得说,果然巡视天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

很显然,天下各处的问题还多着,有已经摆在眼前的,也有藏得深,尚未发现的,此行,任重道远。

披露马县令不识字,由此得出马县令或许是假冒一事,木红娘出力最多,若不是她寻来一开始在县衙内的小吏,谁亦想不到查一个县令的真假。

宁琦查明此事后,面对木红娘更是眼冒金光,那是对木红娘的敬佩。

“公主,陛下命人送来的八百加急文书。”就在萧宁让宁琦忙着查马县令一事,她则跟秋渠在青州再逛一圈,两人就先前开荒修渠引水的一系列计划再以完善,萧宁自入冀州后所行之事尽上报于萧谌,这会儿萧谌给回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