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第3/10页)

光神的预知之能是一种感应天启的能力,何时能预知到何事并非她所能决定,而是天意使然。模糊的片段划过脑海,她无法确定此劫的始作俑者是谁,她只预知到了那是一场足以灭天的战事。并且,她又一次看到了自己的命运:她需要作为光神再次献祭,方能化解此劫,使这场战争终结。这才是她能够复生的原因。因天命需她再死一次。

而这,便是光神的宿命:每一次生,都是为了死。

小空间中一片漆黑。祖媞静静地坐在黑暗之中。过往似水,自她的眼前流淌而过。

她是从世间的第一道光中诞生的,睁开眼睛后第一眼所见,是姑媱长生海中的一海子红莲。万盏红莲,铺满了整个长生海,如火似焰,那样美,她真喜欢它们。而红莲们出于亲近光的本性,在她的普照之下开了智,好奇地问她:“你是谁?”

她在这世间的第一句话,是说给一海子红莲听的。她抚着红莲的花瓣,天真又温和地对它们说:“我是光神,是你们的庇护者,若你们有所祈求,向我道出,我将满足你们。”

光神降世,修习的第一项本领,是对花木的全知之力,而她修习这项本领的初衷,不过是为了聆听花木们对她的祈求。

从此,她在姑媱安下家来,与漫山花木为伴。

她既无七情,亦无六欲。花木们说她是世间最纯真无邪的神,她也没当回事,不以为意地想,它们扎根在姑媱,又见过几位神祇了?

花木们很调皮,见她不懂情,偏要同她说情。她虽然不明白,但从花木们的言语中,也大致知晓了这世间有许多种情,而世间生灵,皆是天生就有丰富的情感,像她这样什么都不懂的,是异数。但她不觉得这有什么要紧,况且,她自认为自己也不是什么情都不懂,或许她是懂得一点点喜欢的。

她喜欢花木们,爱同它们待在一块儿。她不仅照顾姑媱的花木,偶尔也会去姑媱之外的仙山寻访一些别的奇花异卉,若那些花草愿意,她还会将它们移种回姑媱,几万年来,乐此不疲。

那时候父神办了个学宫,叫作水沼泽,宇内八荒,有几分声名的五族生灵都在此学宫进学。父神也来姑媱邀过她许多次,她都拒绝了。花木们替她惋惜,说听闻水沼泽很有趣,她要是去到水沼泽,一定能交到许多朋友,术力也会更加精进。但她无所谓,她并不想去交朋友,也并不觉得水沼泽的夫子会比她的预知梦于修行一途上对她更有助益。

她是有预知之力的神,时而便会做一些预知梦,梦的内容很单纯,多半是教导她如何作为光神修炼;偶尔会预知未来之事,但也不是太过紧要;最重要的那个预知未来的梦境预知的是她的命运,亦是她此生的终局:十万年后,世间的最后一位创世神会打开若木之门,将人族徙往凡世;而光神将在四神使的护持下献祭混沌,使炼狱一般的凡世有山川草木、四时五行,以为人族所居。

她的内心清净无染,万物在她心中皆是平等,因此对这命运,她并无丝毫疑问。尽管世间生灵大多看不起人族,觉他们脆弱无用,但她并不觉得弱小的人族不值得一位创世神和一位自然神的倾命相护。

她淡然接受了这命运,并循着那预知梦给予的启示,离开姑媱,前往三座仙山寻到并点化了她天命注定的三位神使:少室山的槿花殷临、宣山的帝女桑雪意,和大言山的九色莲霜和。

最后一位神使是个人族,其时并未降生,但她也并不着急,一边耐心地等待着他的降生,一边继续隐在姑媱莳花弄草。

然后在她四万岁成年的前一年,发生了一件事。

自从点化了三位神使后,她已许久不再做预知梦了,但那一晚,她做了一个梦。

梦里有长夜和孤灯,还有一座小木屋。小木屋里搁置了一张简朴的木床,重重纱帐后铺了雪白的绸缎,而她躺在绸缎中间,偎在一个白衣青年的怀中。青年修眉凤目,有一张极好看的脸,待她亲密温柔。他赠了她一套首饰:明月初照红玉影,莲心暗藏袖底香;正是两句诗。青年虽未明说,但她一眼便知,那套首饰是以银龙逆鳞制成。青年是位龙君。而她虽隐在姑媱,却也知收了龙君的逆鳞,便要做龙君的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