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6/10页)

她同季世子走到这一步其实很没有意思,她再待在王府的确有些说不过去,但丽川不比平安城太平,她就这么贸然离开王府,若她出事,皇帝的态度不好说,但朱槿一定徒手将丽川王府给拆了……着实是给老王爷夫妇添麻烦。

她觉着还是待着为好。

此后每每同孟珍相逢,瞧着对方隐含着“你怎么还没有离开”之意的眼神,她都当瞧不见了。

有一回为了捉一只飞去花园中那座流泉瀑的彩蝶,成玉蹑手蹑脚地跟过去,一耳朵听到山石一侧孟珍同她的侍女用南冉语闲话,有几句说的是她。

那侍女道:“世子殿下这一月来每日都要来花园中走一走,姑娘你……”

孟珍没有说话。

那侍女恨恨道:“那红玉郡主为何还不离开?道理姑娘都同她说明白了,她便安心在王府中当一个拖累世子殿下的无用之人不成?她是未听明白姑娘的意思还是……”

孟珍开了口:“她明白,”淡淡道,“只是中原女子,大约骨头都轻。”

说着二人步出山石,一眼看到她,那圆脸侍女一脸慌乱,孟珍倒是颇为镇定,还皱了皱眉。

成玉展颜一笑,竖起手指来放在唇间,同她们比了个噤声的姿势,又指了指停在一朵大红色佛桑花上头的彩蝶,蹑手蹑脚地靠近那朵佛桑花,似只捕食的鹞子猛朝那彩蝶扑了过去,又立刻从花丛里爬起来烦恼道:“咦,这样都能叫你跑了!”一路追着翩飞的彩蝶而去。

柔和软风中听到身后那圆脸侍女松了口气:“幸好她不懂南冉语。”

孟珍淡淡道:“能听懂又如何。”声音中微含怒意,“便是这样一个玩物丧志之人!”

成玉追着彩蝶而去的脚步没有丝毫停顿。

若是在平安城,有谁敢说她骨头轻,她能将对方打个半身不遂,别说打一个蛮族公主,便是打当朝的公主都不在话下。但念及她今日是在丽川王府,如蜻蛉所言,孟珍于季世子有大用,季世子同她虽然这样了,但总是救过她。且她蒙丽川王府殷勤照拂了三月,因朱槿是个说半年后来接她就必定会在半年之后才来接她的说话算话之人,因此他们还得再照顾她三个月。

终归丽川王府对她有恩。

她愿意为了这个恩,多担待一些孟珍对她的莫名敌意。

季夏时节,三伏里赤日炎炎,花园中待着嫌热,蜻蛉便领着成玉出门听说书了,倒是很少再看到孟珍。蜻蛉提了一句,说近日前府事多,世子十分忙碌,成玉并不多问,蜻蛉也就不多说。二人只是听书看戏,玩物度日。

结果那个月末,出了事。

季世子领着精兵良将去探了南冉古墓。前去十八人,回来只得两人。一个是孟珍,一个是为了救她而身中剧毒的季世子。

季世子身中剧毒,生死一线,照理说这是个缓和季成二人关系的好时机。

蜻蛉瞧了古往今来许多话本,于此深有心得,明白即便世子认为二人间有什么迈不过的沟壑天堑,只要郡主她以泪洗面日日服侍于世子榻前,病弱的世子怎能抵挡得住,必然就从了。

她前些时日冷眼旁观,觉着郡主着实是个看得开的人。自以为郡主天真童稚不能与他并肩的是世子,因此而将郡主拒于千里之外的是世子,但隐痛着看不开的那个人,也是世子。她觉着自己有这个打算其实是为世子好。

但问题就在于季世子驭下太严太有手段,以至于蜻蛉探得季世子他中毒这个消息,已是三日之后;待她刚在心里头勾出一幅借此时机助郡主世子冰释前嫌的大好蓝图来时,她又立刻探知世子他剧毒已解了。

的确如话本中的套路,翩翩佳公子命悬一线之时是有佳人陪伴照顾还痛哭的,但那不是成玉。

为世子配出解药的是珍姑娘。

守候服侍在世子榻前的也是珍姑娘。

世子醒时在他跟前哭得梨花带雨的,还是珍姑娘。

蜻蛉觉得世子和郡主怕是要彻底凉凉了。

成玉得知季世子中毒的消息是在世子回府后的第七日,倒并非全然自蜻蛉口中获悉,乃是听拒霜院门口那株樱树提了几句,她再去问了蜻蛉。

成玉在书房中坐了片刻,翻箱倒柜地找出了前几日她读得如痴如醉的那本《幽山册》。那上头她拿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做了许多笔录,添记了平安城外她探过的许多奇山妙岭,与册子上记载的菡城山泽遥遥呼应,蜻蛉看过,也觉得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