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最后一组数据(第4/5页)

三位老人家对视一眼,这会儿抓着饭盒,每嚼一口,神情仿佛狰狞的在啃下仇敌的肉。

小战士的打嗝止住了,此刻默默看着他们,擦擦眼泪,也努力不再发出声音了。

可惜,很多时候。

科研成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今晚他们弄透弄明白,明天就能拯救不知多少性命,可偏偏最后一点,无论如何都解决不了。

郑教授站在那里,此刻看着已经快到底的白蜡烛

荒郊野外扯不来电线,这已经是极好的待遇了。

再看外头,四周寂静,夜空茫茫。

这也是安全区域,除了两边值班的人,整个被围着的坡地就在前方

此刻。

郑教授拿着最后解不开的那组实验材料,突然作出一个决定

“咱们可能一直都是对的,只不过差了最关键的数据而已。”

这场数据就是实践。

地雷埋在土地中,位置,深度,状态都不相同。而想要红外感应达到99以上的探测率,最后的精度把握便是关键。

可偏偏,他们拿捏不准这个状态。

不仅这个数据达不到,70都达不到。

最后一点,死活都突破不了。

倘若再给一些时间,郑教授知道他们能算出来的。

就像当年核基地里,大家拿算盘计算数据一样。

可是

一段时间是多久?

在此之前,他研究红外探测三年。

下放之后虽然暂停了,但时不时也常在思考。

到了军区,又研究了一个多月。

如今,又哪里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能等着他呢?

谁也不敢保证下一秒就能出结果。

如今说出这句话,里头蕴含的意思就很明显了。

两个打着哈欠的老头耸然一惊:

“老郑你疯了!”

什么最关键的数据?不就是想走捷径,亲自去雷区探索吗?

郑教授忽然回过头来:

“那不然呢?”

他指着自己的手表,压低声音道:

“再有4个小时天就亮了。”

到时候。

他们要眼睁睁看着那群娃娃们送死吗?

这话一说,两人都不吭声了。

都是跟自家孩子一样大的年纪,眼睁睁看他们去趟雷

谁忍心啊?!

两个老头对视一眼,同时一咬牙。

“同去!”

数据采集量太大,郑老头一个人,运气不好的话,还没采集到,估计就要

他们三个人,总有个成功的概率的。

再不行,拼拼凑凑,又能给后来者省出大把功夫。

而那让红外探测仪器提前面世的时间但凡多一天,说不定就能少牺牲些人。

郑老头也没反驳,此刻只嘟哝道:“可不能后悔啊!”

三个老头对视一眼:“多大年纪了,后悔什么呀后悔,老子就后悔自己不是个天才。”

他们这区域是最靠近禁区的,当时三位老人家倒也没别的意思,就想着离得近,探测效率高一些。

如今倒恰好给他们一个机会。

夜晚巡逻的人并不多,谁也不会防备他们三位搞科研的老人家。

其中一位用了点小手段,将帐篷从后边无声无息的打开。

接着,三位科研大佬如同小偷一般,慢吞吞向雷区里面爬过去。

三人摒气吞声,连交谈也不敢,只随身各带一组零件,慢吞吞摸索着,爬行着,仔仔细细记下不同区域的各种反应

时岁丰在梦中突然惊醒。

他瞬间清醒过来。

三两下穿好衣服就走出帐篷这是他的特殊直觉,不知曾救过他多少回性命。

此刻。

外头寂静一片。

虫鸣和风声之外,再无一丝其他的气息。

但是

借着旁边火堆的光芒,他隐约能看到雷区边缘处似乎有什么黑影在动。

此刻眼神一凝

“把手电筒给我。”

身边巡逻的战士赶紧将手电筒递了过去,而当他大步走近,将灯打开

三个满身泥土的小老头还在边缘处,就着根本看不清的月光,在笔记本上盲写数据呢。

总的反馈数据在他们心中自有一条条的轨迹,如今三人凑在一起,虽然不敢说话,却已经看到曙光了。

他们齐齐在心中感叹

也不知是哪里来的天才,竟能想出这种设计方案,对实际数据的需求远大于一般仪器,但准确率却能高达100!

最可怕的是,这种思路不仅仅能应用于这个名叫红外,却不仅仅应用了红外技术的探测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