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24(第6/7页)
菊花糕虽然名字听上去像个糕点,其实是油炸出来的。
把萝卜擦丝,再调好面糊,两样混合在一起装进专用容器,下锅油炸,要用小火慢慢的把面糊炸透,炸酥,这样才会好吃。
因为容器的样子特别像菊花,所以才得名叫菊花糕。
这是乔曼家乡当地特有的一种小吃,小时候就特别爱吃,可惜那时候物资不丰富,只有过年才能吃到呢。
几个孩子一人拿一颗,最后剩下的几个送到了乔曼面前。
“给我的?”她有些惊喜。
秦见洲点了点头,“嗯,你尝尝。”
不像孩子们等不及在炕上就开始吃,乔曼穿着拖鞋下地,在桌子边拿了一颗咬下去。
还是温热的,咬一口下去全是面糊和萝卜油炸之后的香味。
“你怎么知道我喜欢吃这个?”远在异乡吃到童年美食,真是说不出来的幸福。
秦见洲不说话,只看着她吃。
乔曼又问,“在哪买的?”
“今天跟战友吃饭,回来的路上看见的,地方很远,下次你想吃我再去买。”秦见洲把盘子又往她面前推了推。
慢慢的品着,往常的菊花糕都是咸香咸香的,今天怎么吃着,还有点甜?
“那我的工作有着落了吗?”乔曼说。
也许是上辈子在家真的呆够了,这辈子在家呆的时间久了,没有收入,心里有点不踏实。“我问了战友,他说这两天附近的一家牛奶厂和商场都在招人。”说到牛奶厂的时候,秦见洲停顿了一秒,“明天可以去试试。”
“好。”乔曼点点头,因为吃到了美食,眼睛有点眯了起来。
发现秦见洲一直在盯着自己看,顺手就把菊花糕送了过去,“你吃吗?”
秦见洲笑着摇头。
这男人回家以后不甩开膀子当大爷,出去吃饭还记得给她带零食,财政大权也统统上交。
乔曼觉得,自己这是捡到宝了呀!
……
工作这件事,既然已经有了眉目,就得提上日程了。
今天星期一,自立户口还没正式的迁过来就不谈了,胡杨得去学校,他今年上二年级了。
大清早的,乔曼先把胡杨送去上学,回来之后又抱着忍冬,带着自立和小鱼儿去了张大嫂家。
据说以前石小娟出去玩儿的时候,孩子都是扔给张嫂子带,她也不觉得不好意思。
乔曼做不到这样,先去附近的小卖部买了点零食,跟孩子一起送去嫂子家。
“嫂子,就一上午,麻烦您帮我带一下,我去附近找个工作。”
张嫂子家里也有个小男孩,带着自立一起玩去了。
“直接送过来就行了,还带什么东西。”嫂子埋怨了一句。
乔曼只笑着不说话。
人家帮忙带孩子是好心,她不能真当成是应该的。
临走之前,乔曼又跟张嫂子打听了一下牛奶厂和商场的地址。
“商场就在市中心,从咱们这路口坐公交车,倒两趟车就到了。”
“牛奶厂倒是在附近,机械厂后门有栋楼,你到那就能看见,不过……唉,你去看看吧。”说到牛奶厂,张嫂子的表情一言难尽。
好像有什么难言之隐,最后都变成一口气叹了出去。
乔曼没有细想,打了个招呼,挎着包出了嫂子家的大门。
走到路口,乔曼决定还是去牛奶厂试试。
商场实在是太远,即使是应聘上,到时候上下班需要走的路程也够把人累坏的。
牛奶厂就在家附近,抬腿就能到,上下班的也方便。
按照张嫂子说的,走到机械厂后门对面的那栋楼,乔曼就看见了一个小厂子,上面用白底黑字的木板写着‘泾川第三牛奶厂’
就是这了。
乔曼走了进去,上到二楼就看见好几个人在楼道里等着,时不时的跑到公告栏去看上一眼,嘴里念念有词。
现在都向钱看,有本事的下海做生意,大量国营厂子员工都下了海,自然就有人想要填补空缺,所以来应聘的人还不少。
乔曼也走到公告栏,发现上面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招工启事,说是招销售,专门售卖牛奶的。
放在十年前,牛奶是家家户户抢破头都要订的营养品,毕竟那时候东西稀缺,就靠鸡蛋和牛奶补充营养。
但是现在市场繁荣了,各种各样的饮料和营养品层出不穷,牛奶厂生意下滑,就得雇销售挨家挨户的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