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第4/5页)

赵奶奶一口答应:“成!那要是他爸妈生了二胎,叫啥?二猪?”

“不能叫二猪,已经被人抢注了。”赵桂枝寻思着甭管是教辅书行当还是水泥红砖,她好像都没啥办法,就索性坐到了她奶身边闲聊起来,“奶你还记得我小姨吗?我跟你说过的,她去年就怀孕了,年前就生了。是一对龙凤胎,长得特别圆润。女儿叫张嫦娥,小名大白鹅,儿子叫张小二,小名二师兄。”

这其他人是不知道这个梗的,因为他们所在的时空,名叫大华朝,最初的历史跟他们上辈子是一样的,直到五代十国之后,才产生了分叉。

关于嫦娥的民间传说倒是一直都有的,然而《西游记》却是明朝的小说……

但赵奶奶知道啊!

她上辈子看过最多遍数的电视剧有俩,其中一个就是《西游记》,六小龄童演猴哥的那个版本,还有一个是赵雅芝主演《新白娘子传奇》。

为啥赵桂枝会叫这个名字呢?除了她五行缺木和她出生在桂花飘香的季节里,这两个理由之外,赵雅芝也是要负一部分责任的。

不管怎么说,赵奶奶对于二师兄这个称呼,可太熟悉了!

就是那个感觉!

又熟悉又亲切!

赵奶奶一拍手,正要说些什么时,外头有人传话说,虞三娘带着俩孩子过来了。

“快点儿进来!让我看看小八戒!”赵奶奶高高兴兴的唤着,她甚至对嫦娥完全没兴趣,只想看八戒,“这个小八戒长得可真好!她姨啊,你回头还生二胎三胎不?下回就叫沙僧,再下回叫小白龙,你寻思着咋样?”

虞三娘:……

她终于明白了。

为什么她亲姐那么靠谱,却生下了一个如此不着调的闺女。主要是她姐夫看起来还是人模人样的,起码没赵桂枝那么离谱。

如今,一切都真相大白了,原来这就是隔代遗传。

“我逗桂枝玩儿呢!我家这俩,大的叫嫦娥,小的叫二小子,不是八戒。”叫二师兄她还是很乐意的,但八戒就算了吧,她可不想她家宝贝儿子长大以后是招风耳将军肚大秃头的配置。

赵奶奶心态好啊,她完全不勉强虞三娘,只继续咧嘴笑着道:“成!回头这么好的名字,给我家土疙瘩和木疙瘩的娃儿用!”

啊这……

找到赵闰土迟迟不肯娶媳妇儿,以及赵桂枝迟迟没有怀孕的原因了。

就冲着这个名字,想投胎的都绕道儿走了。

在慈心堂里跟赵奶奶说了一些话,虽然时间还早,不过赵桂枝还是借口要早点儿休息,先带着虞三娘离开了。

虞三娘和两个孩子暂时被安排在赵桂枝那院子里,反正二郎最近几天也不回来。至于张大贵,应该是跟江父江五叔在一块儿,总是有地方住的。

等出了慈心堂后,赵桂枝才告诉虞三娘:“我哥那边碰到的麻烦,好像不止水泥这一块儿,还有教辅书。”

“嗯,你那个小姑子也说了。这也不算很意外吧?水泥起码还有配方,教辅书这一块儿,搁在以前不也有很多的竞争者?光我知道的,就有黄冈题库和曲一线了,还有什么来着?”想了一会儿后,虞三娘放弃了,主要是没必要这么为难自己。

但赵桂枝却说:“单纯的竞争者一直都是有的,不光是教辅书这块儿,我鼓捣的美食这一块,还有饿了么简餐速递、奶茶糖水、西式点心等等,这些一直都有人模仿的。”

哪怕是有知识产权保护的现代,也无法禁止模仿者。搁在这年头,更是盗版猖獗。

可如果是这种的,笋兄妹完全没有放在眼里,毕竟他们要么是走批量的,要么是做高端市场的。而那些模仿的人,走的却是品质低价格也低的路线。针对的顾客群就不是同一类,与其说是竞争者,不如说赵家这边吃肉,他们跟风喝汤。

这种真的没啥好介意的。

甚至教辅书这块也差不多,赵闰土之所以非要让二郎进入日禄书院,跟郭家攀上关系,为的就是这个品牌效应。

日禄题库系列教辅书已经铺开了,这个时候就算有别的书商横插一脚,也分不走太多蛋糕的。如果抢先了那么多步,还被别人挤掉,赵闰土得有多废物!

问题在于,这次不是竞争者也不是跟风喝汤的,而是实实在在的以权势压人,强行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