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第3/4页)
江二郎当然是很靠谱的,他充分的考虑到了虎头的认字水平,尽可能的把家信写得通俗易懂不说,在之后润色和誊抄时,更是将一些比较难的字改简单了。
目的就是为了让虎头少挨一顿打。
这个想法还是很不错的,唯一遗憾的是,江二郎是以自己为标准来写信的。更确切的说,是以二郎念书一年后的水准定的。
虎头他念书可不行了,经常学了今天的忘了昨天的。相较而言,还是经常请假的幼娘更为靠谱一些,因为她即便请了假,之后也会想办法把缺的课补上的。
在这个大前提下,虎头磕磕绊绊的念了几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含含糊糊的混过去。
而江家人的脸色,尤其是江大郎的脸色从刚开始的喜悦,很快就垮了下来,摩拳擦掌的随时准备揍孩子。
直到虎头彻底念不下去了:“小姑姑……”救命啊!
他完全没意识到,幼娘跟他一样都只学了一年,大概率是救不了他的。可万一非常不幸的,幼娘救下了他,那么等待他的只有可能是更为凄惨的结局。
幼娘救他了吗?
答案是,救了。
就是那个传说中的——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的那种救法。
更惨的是,在幼娘同样磕绊但好歹顺利读下来的家信里,还讲述了几个重要的事情。
到达县城保平安是其一,县学没录取二郎是其二,意外遇到赵桂枝的堂哥就是其三了,还有就是从县城里买回来的土特产,赵桂枝也在后来让二郎重新添了一页纸,讲清楚了东西分别送给谁。
首先是江奶奶的礼物,一大盒县城里著名糕点铺子出品的礼盒装糕饼,人家那可是祖传的手艺,糕饼那叫一个精致美观,哪怕还没尝呢,光看模样就知道味道一定差不了。
其次是江父江母的礼物,江父的是一个看起来十分有档次的烟杆子,他一看到这个就立马把用了好些年的旱烟杆子丢了。江母的礼物就简单了,一个银镯子。
还有江大郎两口子的礼物,还是个小宝宝的虎脑的礼物,就连过两日就要去镇上当账房先生学徒的江三郎都有一份礼物。
当然也少不了幼娘的。
虎头大震惊:“那我呢?二婶不是最喜欢我了吗?”
幼娘看向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同情:“信上说,剩下的那一大包都是给你的。”
众人的目光顿时落在了剩下的东西上。
嗯,确实是一大包,看起来比家里其他人的礼物加一起还要多。
江奶奶抢在前头打开了包裹:“噫!”
不出意外,是书。
还有一大摞的纸。
幼娘继续念信:“二叔说,这是二婶的堂哥送给虎头的,让虎头好好学习,好好做题,不要心疼作业本和考卷,写完了还有,管够!”
管够那个是赵闰土的原话。
他嘴上鄙夷妹子缺德,但实际上他比赵桂枝还要缺德。不光将样刊中适合小学生的都挑了出来,还准备回府城后,再接再厉。
有道是,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比起精英教育,像这种启蒙的基础教育更重要!
围着江家人看礼物听读信的村里人,那叫一脸的羡慕,纷纷夸赞赵桂枝是个好婶娘,又说她娘家人真厚道,那么厚的一摞书和纸张,得花多少钱呢,真舍得啊!
幼娘也很是羡慕,拽了拽虎头的胳膊,偷偷的说:“你借给我看看呗,我保证不给你弄坏。”
虎头绝望的看着她:“小姑姑,我跟你换一下礼物好不好?”
“好啊!”幼娘想也不想的一口答应下来,不过她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还没看礼物呢。当下,她拿了属于她的那个小布包,上头还写了个“幼”字,肯定不会错的。
打开一看……
虎头气得差点儿没哭出来:“为啥你也是书呢?为啥啊?”
幼娘高兴得脸蛋都红了:“那这样好了,咱们换着看。”
还有一个人,几乎眼睛充血的看着这两人,羡慕两个字都不足以形容他此时的心情。那人就是虎头的小伙伴兼堂哥,也就是大伯娘家的扁担。
“虎头!”扁担犹豫再三,还是忍不住凑过来,“虎头你最好了,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最好的兄弟!”
虎头也红着眼睛,不过他这是被气的。
扁担扭扭捏捏的说:“虎头啊,你婶儿对你可真好,这么多书啊,她说送就送给你了,她可真是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