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第3/4页)

苏谦和张林文是坐在看台最前方的位置,而这个区域可以说是观看短跑赛事的最佳选区,有不少有经验的短跑爱好者在买票时都会特地选在这个位置区域。

也因此,在这个短跑爱好者扎堆的选区中,这些田径迷们虽说不打扰苏谦,但也会忍不住悄悄伸长耳朵,看看苏谦他们是在聊些什么。

苏谦和张林文刚刚在说话时,其实是没怎么避着人的,于是在他们后排稍近的位置上,模模糊糊地都能听清苏谦和张林文的对话内容。

这会儿场上的径赛都还没开始呢,只有田赛那里有项目的资格赛开启了,于是不少短跑爱好者都掏出了手机,八卦起了苏谦的聊天内容。

这些短跑爱好者们大都有自己的聊天群,这会儿这聊天群里就还挺热闹的。

【怎么回事?谦少这回是带着任务来看比赛的?】

【必须的吧,田径精英选拔赛,圈子里不是都传遍了?就是为了奥运多筛选一些备选选手的。】

【刚刚谦少在聊的那个选手,叫邵若轩的,你们有印象的吗?】

【邵若轩?好像有点眼熟……】

【怎么的?我的位置比较靠后听不见谦少他们在聊什么,这是谦少看好的选手吗?】

【没错,谦少说他三年很看好这个邵若轩的。】

【诶,等等……三年前?我想起来了!那年大奖赛上是出过一个黑马选手,没错!就是叫邵若轩的!】

【这么说来这名字我也有点印象,不过感觉冒头的时间不久,很快就销声匿迹了的样子,这两年应该没跑出过什么成绩吧?】

【不用应该,就是肯定没跑出来!要不不至于咱们没什么印象。】

这群里的田径迷们聊得火热,但是绝大多数田径迷都觉得有点疑惑,苏谦为什么会看好这个邵若轩。

【哎呀,大概也就是看走眼了吧,谦少那时候也才十四岁呢吧?观察力再强,那还不许人看走眼一回的?】

【嗯,我觉得也是。】

这群里的田径迷们倒也不觉得苏谦当初看走眼有什么不行的,毕竟苏谦他就是个运动员,他有他的主业,只要他的主业牛逼,别的什么所谓观察力强弱这些,都只是额外让他们更加为苏谦骄傲的添头,就算没了也没什么所谓。

倒是有人开玩笑地发了个微博。

【哎呀,14岁时的谦少大概要看走眼了。不过没关系,谦少我还是永远都支持你!!@苏谦谦谦】

这条微博就像是许多人无聊时@苏谦一样,并没有被什么人关注到,在苏谦没有开陌生人@提醒的情况下,他也看不到这个消息。

这一时兴起的田径迷发完了这条微博自己也就忘了这事儿了,而这会儿,赛场上,男子200米短跑的预赛也终于就要拉开帷幕了。

许多田径迷都不再嬉闹,专注地看起了眼前即将开始的比赛。

在200米最佳观赛位置的最前排,苏谦和张林文也认真地将注意力放到了眼前的赛场上,等待马上将要开始的男子200米短跑预赛。

这一次的全国精英选拔赛,采用的晋级方式和世锦赛基本一致。

预赛48名选手,分为6个预赛组比赛,各组的前3名直接晋级,同时剩余选手中的前6名递补晋级,总计24名选手可以进入半决赛。

在半决赛中,则是3个半决赛小组,各组前两名直接晋级,剩余选手中排名前2的递补晋级进入决赛。

苏谦、张林文,还有同样在场的教练们,都会从各自的角度观察这些选手。

邢远志在他们前来观看比赛前也交代过,对这些选手的观察,不局限于最终进入决赛的或者赢得前几名的选手,而是要从选手的各种技术特点、技术能力和选手的各项特质上尽可能地发觉闪光点,最终将选择在场各个教练包括苏谦在内,他们各自觉得具备潜力的选手,再进行深入的考察。

但是预赛能够观察到的信息毕竟有限,所以,其实从预赛开始之前,苏谦就先从各个选手的训练数据中先圈中了他认为有深入观察价值的选手。

而在比赛之后,苏谦他们还会根据他们现场录下来的视频,再复盘回看,观察其它非重点关注的选手之中有没有被遗漏的人才存在。

这项工作,其实不可谓不繁重,为了尽可能地确保准确性,从第一组选手登场开始各自的预备动作时,苏谦就屏息凝神不再说话,专注地投入到了对赛场上选手们表现的观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