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我有经验(第2/3页)

他冲出房间,狂奔出驿馆,但转身又回来,在马棚里胡乱抢了匹马。

不过当他骑上马后,却没有继续往外冲,而是又下了马,又往驿馆里跑。

萧由、赵和还有李果走了出来。

程慈知道这三人中,李果虽然是这支护军的中郎,名义上的最高军事指挥,但实际上出谋划策的是萧由这位临淄王相。

所以他毫不犹豫,跪倒在萧由的面前。

“萧国相,救火,求你快派人救火!”

“你先起来,把事情说清楚来。”萧由把他拉起。

“起火方向,在定陶城,而定陶城中能够烧起这么大火的,唯有定陶义仓!”

“定陶义仓?”赵和皱了一下眉。

“正是,齐郡守朱公向来仁慈爱民,他原本在齐郡任小吏,后转为官身,辗转仕宦二十载,皆在齐郡,每任官一处,便要兴义仓!”程慈跺着脚:“官府多余的粮食,民间百姓省出的粮食,都被他储于义仓之中,以供灾荒之需。他为齐郡守之后,更是将此策布行全郡,在齐郡要害之处,设置了十处义仓,每处义仓最多可储粮百万石,定陶义仓,便是其中之一!”

他连珠炮一般将事情说出来,虽然还有些没有头尾,不过赵和大致是明白了。

正在燃烧的,是百万石粮食!

他想到大将军让他来齐郡时说过的话,要他盯紧齐郡一点,若有什么问题,可以便宜行事,心中猛然一凛。

齐郡乃大秦天下郡国中面积人口最大者之一,它的粮食,直接关系到大秦北方的粮食安全。

百万石粮,可是数十万人一年的口粮!

在灾荒年月,这甚至可以救百万人性命。

“事情紧急,请萧相国念在百姓性命之上,快快发兵!”程慈几乎声泪俱下了。

萧由微微皱着眉,点头道:“行,李中郎,你带人去……带一千人,火势太大,人少不足恃……算了,我随你去,全军出发,救火之事,我有经验!”

赵和听到他这话,哪怕是在这种危机之时,心里也忍不住想起自己初见萧由时的情形,那时就是一场火灾,而且是赵和自己纵的火。

说起来自己似乎与火有缘,到咸阳第一件事情就是纵火,到齐郡遇到的第一个变故同样是火。

连常做的那个梦,也总是充满着绿色的火焰。

“不行,我不许!”

李果在那里点派人马,突然间有人叫道。

紧接着,那人匆匆跑了过来。

是董伯予。

他到了萧由面前,一把拽住了萧由马的缰绳。

“董王师,你这是……”

“愚不可及,真不知道公孙凉怎么会输给你们!”董伯予披头便骂:“临淄王至重之身,你不留兵保护,却要去救那个已经烧着了的义仓,你究竟有没有心眼,分得清孰轻孰重否?”

萧由微微一愣,然后笑了。

“你怕有人来害临淄王?”他问道。

“临淄王到如今境地,除了你们,还有谁会害他?但是,总有些小人会想要利用他!”董伯予瞪着萧由:“临淄王就封,总还能好好活着,可是落到这些小人手中,他便是想活也活不成了!”

不等萧由再说,董伯予又道:“你若不留兵护卫临淄王,我立刻发信给丞相,就说你们纵容歹人害死临淄王!”

萧由解了解自己脖子下系住帽子的绳索,心里生出一股烦躁。

不过他立刻将这烦躁按了下去:“李中郎,留下二百人保护临淄王,另外……给董王师一戟一盾,既然他如此重视临淄王安危,那么就让董王师执戟执盾,护住临淄王吧!”

听说留下了两百人,董伯予松开了缰绳,他恨恨地看着萧由:“若有什么变故,萧由,你罪责难逃!”

萧由没有理他,他们纵马出去,却发现有人正在高处烧起狼烟,萧由眼皮一跳,指着那里问道:“那是做什么?”

“示警,让左近之人都去救火。”程慈道。

他已经急不可耐,若是火势就这样蔓延下去,他们即便赶到,义仓都要被烧光了。

他们快马驰出,李果不愧是将门世家,这两千兵到他手中后二十天,便已经被他收服,所以集结得非常快。

但奔行五里之后,萧由突然一勒马。